[实用新型]磁控锁无效
申请号: | 98228382.2 | 申请日: | 199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319515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5-19 |
发明(设计)人: | 刘贤贵;谢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贤贵;谢坤;杨正忠 |
主分类号: | E05B47/02 | 分类号: | E05B47/02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冯忠亮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控锁 | ||
本实用新型与锁具有关,尤其与永磁锁有关。
已有的永磁保险锁由锁体,锁体内的锁芯,插入锁孔内的钥匙等组成。锁体和锁芯内按不同的极性,不同的排列方式及不同的位置装有磁弹,钥匙内对应安装以同样极性和同样排列方式的磁弹。锁体,锁芯和钥匙的磁弹孔须按牙花编码单件整体加工而成,而且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管理环节多,控制难度大,加工中易弄乱编码造成报废,钥匙强度低易折断损坏,加工成本高。磁弹进入锁芯孔中仍用机械弹簧力实现,而开启时靠磁力,与机械力匹配困难,开启灵活度较差。在同一园截面上的一组磁弹完全同轴无错位,当锁芯旋转至180°角会使锁头进入死锁状态,再也无法开启,因此锁芯的旋转范围必须在180°角以内。限制了锁的应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灵活、保险性好,寿命长,成本低廉的磁控锁。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磁控锁的锁套3内装有可与其转动配合的锁芯1,锁芯1的锁孔内可插入钥匙9,锁套3内有偶数个一一对应的内孔19,锁芯1有与内孔19相配合的一一对应孔18,位于内孔1819内的磁珠7相对应的磁极相反,钥匙9的钥匙管孔内装有与磁珠7相对应的磁珠8,其两磁极与对应的磁珠7的磁极相同,则处于开锁状态,锁套3的槽17内装配有若干磁珠架6,磁珠架6上有孔19。
本实用新型锁芯1由锁芯头11和若干锁芯套12在锁芯导管10上装配而成,每个装配件上有一一对应的凹孔18。
本实用新型钥匙9由钥匙管15和若干钥匙骨16装配组成,每个钥匙骨16的孔内装有磁珠8。
本实用新型磁珠架6为环柄状或条状。
本实用新型锁套3上的一一对应的内孔19在轴向上错位分布,锁芯1上的一一对应的孔18在轴向上相应错位分布。
本实用新型磁珠架6上的两孔19在轴向上错位分布,锁芯1上的一一对应的孔在轴向上相应错位分布。
本实用新型相装配的锁芯头11,锁芯套12,锁芯尾13,钥匙柄14,有相配合的牙口。
如下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锁闭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开启状态图。
图3是图1的A-A部视图。
图4是两种磁珠架结构图上为条状、下为环柄状。
图5是锁芯结构图。
图6是钥匙结构图。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1)、变半磁能控制为全磁能控制,提高了锁头的开闭可靠性和灵活性;2)、由于同一组磁珠在轴向有一错位排列,在开启时锁芯能不受任何意外限制转动到任一设定角度,大大扩展了磁控锁头的应用范围;3)、采用通用件组装式结构,使磁能牙花编码装配化,大大提高了磁控锁头的工业化生产程度和磁能牙花编码的简便性。4)、磁能牙花种数能达到超常组配,充分利用了磁能的高保密性。
如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应用磁体具有南北两极且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特性,采用组合设计方法,巧妙配置:锁套3外形为园柱状,内有一台阶环孔,套内有园周等分偶数内槽17(图3),内槽装有按牙花编码配置活动磁珠7的磁珠架(套)6,三种通用件组合成不同磁能牙花编码的磁能锁头体;锁头体内孔装有孔18排列与磁能牙花编码相对应的组合锁芯1(图5),该组合锁芯1由锁芯头11、锁芯套12、锁芯尾13通过导管10组合成一体,孔18排列经过不同的简单组配来完成;锁芯1一端由锁壳2限制其轴向移动,牙口与牙口相对,另一端装有拨盘4,再由限位卡圈5固定;磁能钥匙9包括磁珠8、钥匙骨16、钥匙管15和钥匙柄14,钥匙骨16为带孔正多边形柱体(或两端有定位凹凸的园柱体),钥匙管15具有正多边形(或园形)截面的管,钥匙柄14一端有与钥匙管15相配的连接杆,连接杆一侧有一传动拨齿,另一端具有半椭园扁形有孔槽塑料手柄,塑料将钥匙管15一端包容于一体,几个通用件构成具有固定磁能牙花编码的完整钥匙9。这样当锁头锁团时(图1),由于活动磁珠7呈顺向排列,对应极性相反。异极相吸,将磁珠7自动吸入锁芯1的孔,使锁头始终处于锁闭状态;而当磁能钥匙9插入时(图2),磁能钥匙9的磁珠8的极向正好与磁能锁头体中对应磁珠7的极向相同,同极相斥,将活动磁珠7排出锁芯1孔,使锁头处于开启状态,此时转动钥匙9,钥匙9拨齿通过锁芯1牙口带动锁芯1转动,同时带动拨盘4控制锁舌伸缩,从而达到开启锁舌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贤贵;谢坤;杨正忠,未经刘贤贵;谢坤;杨正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283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