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脉冲电磁气阀无效
申请号: | 98228916.2 | 申请日: | 199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337381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9-08 |
发明(设计)人: | 彭德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德康 |
主分类号: | F16K31/06 | 分类号: | F16K3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脉冲 电磁 气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管路上用的自动控制元件。
目前现有的电磁气阀多以通电开阀,断电关阀的方式工作。这样电磁气阀就处于长时间的通电状态下工作。于是造成电磁气阀耗电量大,线圈发热量多,长时间工作使线圈易烧坏。从而不能确保相关系统的正常工作。而且现有的电磁气阀体积较大,安装时很受空间位置的限制,价格又很贵。因此很难在实际中得到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耗电少、工作可靠、反应灵敏、动作迅速、体积小、成本低、能广泛使用的脉冲电磁气阀。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该电磁阀是由阀体、阀芯、阀套和新发明的螺管式脉冲电磁铁组成。其螺管式脉冲电磁铁的主要技术方案是首先在阀套的上端固定安装一个上盖,下端固定安装一个磁轭。同时在上盖的下面穿套着一块稀土永磁体圆片,又在永磁体圆片的下面穿套着磁芯。让上盖的下端面与磁芯的上端面将永磁体圆片夹紧。其二将激磁线圈同时穿套在磁芯的小外圆和磁轭的管状外圆上。并使激磁线圈位于阀套的内圆之中。其三阀芯从磁轭的内孔穿过,其上端与依次穿过上盖、永磁体圆片、磁芯的内孔的拉杆下端相固接。最后在固定于阀芯下端的压环与磁轭的内孔端面之间安装有供阀芯复位的弹簧和调节轴垫。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处于开启状态的结构图。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该电磁阀主要是由阀体(1)、阀芯(7)、阀套(3)和螺管式脉冲电磁铁(2)组成。其中阀体(1)上开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其内还有由内腔构成的进、出口通道。阀套(3)位于阀体(1)的上面。螺管式脉冲电磁铁(2)是由上盖(2-1)、稀土永磁体圆片(2-2)、磁芯(2-3)、激磁线圈(2-4)、磁轭(2-6)构成。其中上盖(2-1)固装在阀套(3)的上端,而磁轭(2-6)固装在阀套(3)的下端。永磁体圆片(2-2)穿套在上盖(2-1)的下面。磁芯(2-3)又穿套在永磁体圆片(2-2)的下面。激磁线圈(2-4)位于阀套(3)内孔之中,其内孔同时穿套在磁芯(2-3)的小外圆和磁轭(2-6)的管状外圆上。阀芯(7)从磁轭(2-6)的内孔穿过,其上端与依次穿过上盖(2-1)、永磁体圆片(2-2)、磁芯(2-3)的内孔的拉杆(3)下端相固接。在拉杆(3)的上端固定有手柄(4)。在手柄(3)的外面罩有防尘罩(5)。另外在阀芯(7)的下端通过轴用卡圈(8)固定着密封圈(2-7)和压环(2-8)。在压环(2-8)与磁轭(2-6)内孔端面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2-9)和调节轴垫(2-5)。
该电磁阀装在管网系统中是这样工作的:采用手动打开阀门,用手握住手柄将阀芯向上拉,在向上拉的过程中,一方面阀芯上的弹簧被压缩对阀芯产生向下的弹力;另一方面阀芯的上端面越来越接近磁芯的下端面,使永磁体的磁场闭合回路中的磁阻大大减少,从而对阀芯产生较大的向上吸合力。此时作用在阀芯上的吸合力大于作用在阀芯上的弹力和阀芯的重力之和。这样使该阀在松手后,能靠永磁场吸住阀芯维护开启状态。需关闭该阀时,只需外部控制电路向激磁线圈提供一个脉宽大于1/10秒的电脉冲,则激磁线圈产生的电磁场会削减永磁体的磁场强度。使永磁体对阀芯的吸合力减少到小于作用在阀芯上的弹簧力。于是阀芯就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下运动。此时阀芯上端面与磁芯下端面间的间隙越来越大,永磁体对阀芯的吸合力也急剧下降。而阀芯就在弹簧复位压力的作用下,迅速地将阀门维持在密封关闭状态。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该电磁阀不仅结构简单、体积小、制造工艺性好,而且动作迅速、工作可靠,能在1/4秒钟内自动完成断气工作,耗电极少,线圈永远不会发热被烧,是一种节省能源的更新换代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德康,未经彭德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289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