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滚筒式旋耕机无效
申请号: | 98228940.5 | 申请日: | 199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343747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0-20 |
发明(设计)人: | 黄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裕 |
主分类号: | A01B33/12 | 分类号: | A01B33/12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自贡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詹福五 |
地址: | 6431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筒 旋耕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小型农田耕作机械,特别是一种用于水田作业的滚筒式旋耕式耕作机。尤其适合用于水田及冬水田的作业。
传统的旋耕机主要由机架、传动机构,旋耕主轴及设于主轴上的旋耕刀等组成。此种旋耕机主要用于翻耕后的碎土作业,特别是旱地翻耕后的碎土,其效率也较高。但由于旋耕刀是直接紧固于主轴上,而主轴则带动刀片旋转将土打碎,而未设置水田作业时防止下陷及压茬、压草的机构,因此,用于水田作业存在旋耕刀下钻及缠草严重,在刀片上形成草团而不能顺利完成翻土、碎土和覆盖杂草作业等弊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水田、特别是冬水田泥脚深、承载力小而杂草及稻桩较多,加之常规耕作机水田轮的反力矩大等特点,设计一种既可防止机架在耕作时下陷,又可压草、压茬的旋耕机,以实现水田、特别是冬水田旋耕作业,且作业质量及效率高,机架结构简单等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在旋耕刀与旋耕轴之间增设一滚筒,旋耕刀直接固定于滚筒上,该滚筒既可增大机架在水田作业时的浮力,有效地克服主机水田轮转动时所产生的反力,防止机架下陷;同时又可起到压草、压茬防止杂草及稻桩缠绕耕刀等作用,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连接框及其连接杆,传动机构,旋耕轴及旋耕刀;关键在于在旋耕轴与旋耕刀之间还设有一滚筒,而传动机构则采用皮带轮及链轮、链条传动;旋耕刀直接固定于滚筒上而滚筒固定于旋耕轴上;皮带轮通过其传动轴和轴承固定于机架上并通过传动皮带与主机输出轮连接,而旋耕轴则通过链轮和链条与皮带轮传动轴连接,整个旋耕机则通过连接框与主机牵引框连接成一体并配套使用。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旋耕轴上增设了一直径较大的旋耕滚筒,而将旋耕刀固定于滚筒上。因此,不但有效增加了旋耕机的在水田作业时的浮力,克服了传统旋耕机用作水田,特别是冬水田作业时易下陷,及杂草、稻桩等易在旋耕轴及旋耕刀上缠绕成团而不能正常作业的弊病。因而,本实用新型具有既可有效防止水田作业时下陷,又可在作业时压草、压茬,避免杂草、稻桩缠绕旋耕机,且作业质量及效率高,机架结构简单等特点。
附图及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A向视图。
图中:1、机架,2、牵引框,3、连接杆,4、皮带轮,5、滚筒,6、皮带轮轴,7、12:轴承,8、11:链轮,10、旋耕轴,9、链条,13、旋耕刀,14、护板。
实施例
本实施侧以与5马力牵引机配套的旋耕机为例:旋耕机机架1横向宽1100mm,纵向框体宽600mm,均采用30×30×4mm角钢焊制而成;连接杆3采用宽为50mm的槽钢,长550mm;旋耕滚筒5直径φ200mm宽900mm,采用钢板卷制而成,其上交错排列8排,每排5支旋耕刀13,共40支,旋耕刀与滚筒本实施例采用焊结连接,有效旋转外径φ400mm。动力输入皮带轮4,直径φ100mm,通过皮带轮轴6、轴承座及轴承7轴向固定于连接杆3及机架1的右边框上,链轮8紧固于皮带轮轴的右端,链轮11则固定于旋耕轴10的右端,两链轮的齿数均为24齿,与其连接的链条9的型号为12A,轴承7、12均采用6206轴承,皮带轮轴6及旋耕轴10与链轮连接端均采用两盘轴承,而另一端则均采用单盘轴承护板14采用1mm簿板卷制并点焊于机架上。该旋耕机通过牵引框2与主机牵引框连接,通过皮带轮4与主机动力输出轴连接配套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裕,未经黄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289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