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蜂窝式栽培箱无效
申请号: | 98229911.7 | 申请日: | 1998-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343773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0-20 |
发明(设计)人: | 刘祖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祖贵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四川天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世权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蜂窝 栽培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猴头菇夏季栽培的蜂窝式栽培箱。
猴头菇(菌)[Hericumerinaceus]是一种珍稀食用菌。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是烹饪宫廷名菜的佑料;也是一种颇有价值的药用真菌,经常食用对消化不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神经衰弱等均有较好疗效。但是,由于猴头菇属低温结实型,以12-18℃为最适温度,相对湿度为85~90%,我国南方以9月至第二年4月栽培为宜,而5、6、7、8四个月高温夏季,均很难购到鲜品,一年有1/3时间均只能用干品或罐头。国内外为满足少数特需,有采用异地、高山、地下或空调式进行夏季栽培。但前者因运距长的时空矛盾造成鲜品不鲜,后者关窗式空调栽培因缺氧畸形秃头菇增多,开窗空调栽培耗能大,成本高,因此猴头菇的夏季栽培问题始终未能得到圆满解决。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猴头菇夏季5、6、7、8月份栽培的蜂窝式栽培箱,这种蜂窝式栽培箱解决了30℃左右气温条件下,猴头菇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的问题,实现了猴头菇的周年连续性人互栽培,且箱体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产量高。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由若干孔式蜂窝箱体组成,孔式蜂窝箱体高为115毫米至750毫米,宽为180毫米至850毫米,底面和正面为开放式,孔式蜂窝箱体上下左右对称堆放成蜂窝式栽培箱。
本实用新型置于遮雨挡阳的棚舍内,且孔式蜂窝箱体由水泥砂浆预制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方法是:栽培瓶在培养室按常规发好菌丝,瓶口有子实体原基出现后脱塞,待子实体长出瓶口后,即移到蜂窝体内,子实体朝蜂窝内,瓶底稍露出浅洞,一排排横卧于蜂窝体内。每隔2-3小时(见水泥沙浆蜂窝体已吹干即色由深变浅时)往瓶底、瓶身、蜂窝体内外、上、下、左、右四周喷水,以使保持潮湿,持续蒸发吸热,使蜂窝体内微型小气侯既潮湿又冷凉,以满足猴头菇子实体生长发育对于温度、湿度和氧气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改善微气候环境的作用:因水份连续蒸发吸热,箱内温度比箱外气温低2-5℃,相对空气湿度高20-30%,因箱内外之温差,使空气能沿瓶间空隙微弱交换,保证了箱内空气清新。同时栽培瓶倒卧还达到了遮光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产量高。对于其他菇种同样适用,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下面给出本实用新型的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孔式蜂窝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菌种瓶倒卧侧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由若干孔式蜂窝箱体组成,孔式蜂窝箱体高为115毫米至750毫米,宽为180毫米至850毫米,底面和正面为开放式,孔式蜂窝箱体1上下左右对称堆放成蜂窝式栽培箱。
本实用新型置于遮雨挡阳的棚舍内,且孔式蜂窝箱体由水泥砂浆预制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方法是:栽培瓶在培养室按常规发好菌丝,瓶口有子实体原基出现后脱塞,待子实体长出瓶口后,即移到蜂窝体内,子实体朝蜂窝内,瓶底稍露出浅洞,一排排横卧于蜂窝体内。每隔2-3小时(见水泥沙浆蜂窝体已吹干即色由深变浅时)往瓶底、瓶身、蜂窝体内外、上、下、左、右四周喷水,以使保持潮湿,持续蒸发吸热,使蜂窝体内微型小气侯既潮湿又冷凉,以满足猴头菇子实体生长发育对于温度、湿度和氧气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改善微气候环境的作用:因水份连续蒸发吸热,箱内温度比箱外气温低2-5℃,相对空气湿度高20-30%,因箱内外之温差,使空气能沿瓶间空隙微弱交换,保证了箱内空气清新。同时栽培瓶倒卧还达到了遮光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产量高。对于其他菇种同样适用,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祖贵,未经刘祖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299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以双珠和挡板控制启闭的号码挂锁
- 下一篇:接线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