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收油斗换气扇无效
申请号: | 98231109.5 | 申请日: | 1998-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3736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4-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慧明;黄献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市百川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00 |
代理公司: | 株洲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群 |
地址: | 412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收油斗 换气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百叶窗式换气扇家电产品的一种改进技术。
换气扇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家用电器产品,其主要功用是用于室内与室外的空气置换,或强制扣排室内(特别是厨房)的油烟。目前所生产和使用的换气扇多为遮隔式轴流家用换气扇,这类换气扇的遮隔窗叶多为百叶式窗叶。这类换气扇设计时所考虑的是:通电时,电机带动扇叶转动将空气后推,打开百叶窗盖。同时,室内的油烟被抽出室外,电机断电后,扇叶停止转动,后推力消失,百叶窗由于自重复位,自动关闭室内外通道。为了避免烟油的污染,在现有的换气扇上多设有一油斗,用以盛集外壳上的油滴,但现有的油斗结构简单,且只能接住外壳部分的油滴,而换气扇后框上的油滴和百叶后盖上的油滴均无法收集到,即使是外壳上的油滴,因外壳的喇叭口锥向外又多无收油线,因此外壳上的油也不是全部收集得到,常常上斗内有油,斗外滴流的也是油,从而导致整个换气扇的污染,对此很有必要加以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换气扇的不足,提出一种能有收集换气扇壳体及后框上油流的新型换气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提出的技术实施方案是,将后框的下部开一缺口,并将面壳上的油斗延伸穿过后框的缺口,同时在面壳和后框上均增设收油线,而使得面壳和后框上的油流均能完全流入收油斗内,从而达到全收油斗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超长收油斗并插入了后框的下部,并在换气扇的面壳和后框上均设有收油线,从而可有效地将面壳及后框上的油流收入收油斗内,达到全收油流的目的,可有效地避免盒内有油,盒外流油的现象出现,起到了净化换气扇,美化环境的良好效果,是现有换气扇较为理想的一种更新换代产品。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框油斗部分正向结构视图;
从附图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面壳1,后框2,电机3,扇叶4,及后百叶窗盖5和收油斗6几个部分,其特征在于:换气扇后框2的下部开有一槽形缺口7和突缘边8,并将面壳上的收油斗6通过后框槽形缺口7延伸至后框下部突缘8内,同时在后框2的下部设有漏斗形收油线9,收油线9从后框2的下部向槽形缺口7倾斜,以引导后框的油流流入收油斗6内。同时在电机3固定支架10上,紧固螺钉与螺钉之间环形开有散热槽11,散热槽11可通过扇叶的风将电机3外壳进行冷却,降低电机的温升。此外,为了避免电元件的污染,本实用新型还将电容及开关电路,电线设置在后框2的上部12的位置,从而可有效地避免烟油的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市百川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株洲市百川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311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