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频电子镇流器无效
申请号: | 98231405.1 | 申请日: | 199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343739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卫阳 |
主分类号: | H05B41/29 | 分类号: | H05B41/29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唐国平 |
地址: | 4113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频 电子镇流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荧光灯控制的电子电路装置,特别是一种变频电子镇流器。
在荧光灯电路和电子节能灯电路中,为了发挥灯管的正常使用寿命,必须采用预热式启动电路,即先给灯丝加上一定的电流,使其预热后,再给灯管两端加上高电压使之启辉,这样能消除灯丝冷发射,充分发挥灯管的最长寿命。现有技术解决方案,一般是采用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t(如图1)或继电器J(如图2)分别对谐振电容C2进行分流或短路,让灯丝流过一定的电流而降低灯管两端电压,使灯丝预热,随后,由于热敏电阻阻值增大或继电器断开,使灯管两端电压升高,于是灯管启辉。但是,上述两种解决方式存在着如下的缺点。采用热敏电阻方式的,由于热敏电阻常温下有一定的阻值,在预热时有时灯管两端电压已达到启辉电压,仍然会造成冷发射,而且在启辉时,因加在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过高而容易使热敏电阻损坏,造成图1中的C2被短路,以致较大的电流长时间加在灯丝上,常使灯管损坏;采用继电器方式的,不仅其电路较为复杂、且继电器不是固态元件,具有机械触点,使用可靠性较差,其体积又较大,不利于小型化。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乃是提供一种可延长灯管使用寿命又工作可靠的变频电子镇流器。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如下。参见图3、其电路仍然包括有场效应开关管M1与M2、电容C1与C2及电感I1,而其特征之处在于,具有与场效应开关管M1和M2、电容C1及电感I1相连接的变频驱动电路。
具有上述电路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技术中的并联在谐振电容C2两端的热敏电阻或继电器触点取消,并用变频驱动电路取代现有技术中的一般驱动电路,而以另一种所谓变频驱动的方式来达到预热启动的目的。所谓变频驱动方式,即是电子镇流器先用较高频率工作,然后再改变成正常频率工作。电源接通时,开关管M1与M2处于较高频率工作状态,由于频率较高,谐振电路中的L、C偏离谐振频率,使C两端电压较低,达不到灯管DG的启辉电压,而此时有电流经L、C流过灯丝,使之预热,经过一定时间后,电子镇流器进入正常工作状态,L、C产生谐振,使灯管DG两端电压升高直至启辉。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很好地解决了荧光灯、节能灯的预热启辉问题,与传统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启动时对灯丝的冲击很小,延长了灯丝的使用寿命;预热时,灯管两端电压较低,消除了冷发射,使活性物质的寿命大大延长,从而延长了灯管的使用寿命;取消了继电器触点,大大减少了故障率,工作十分可靠。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进一步说明。
图1和图2均为现有采用一般驱动电路的电子镇流器的实施例。
图3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变频驱动电路的电原理方框图;
图4为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更具体电路的实施例。
如前所述,在图1所示电路中,谐振电容C2的两端并联有热敏电阻R1;而在图2所示电路中,谐振电容C2两端并联有继电器J的常闭触点。
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的电路仍然包括图1和图2中所具有的场效应开关管M1与M2、电容C1与C2及电感I1,而其特征之处是,具有与M1、M2、C1及I1相连接的变频驱动电路。
参见图4与图3,变频驱动电路包括有由二极管D1至D4及电解电容E1组成的整流滤波电路,由二极管D7、双向二极管D8、电阻R1至R4及电容C3与C4组成的启动电路,由变压器B1、二极管D5与D6、稳压管Z1与Z2、可控硅T1、电阻R5至R8及电解电容E 2组成的变频形成电路。D1、D4及E1的正输出端和R1、C4的一端,均与M1的漏极及C1一端相接,R3和R4的一端分别与M1和M2的源极相连,R1、R3、C4的另一端、D7的负极、R2的一端、D5的正极及B1的线圈L1和L3,均与M2的漏极相接,R5的一端与M1的栅极相连,D8和R6的一端均与M2的栅极相接,B1的L3和D6的正极均与I1相接。M1与M2可采用IRF840。
具有上述电路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从其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输入220V交流电压,且将荧光灯或节能灯灯管DG与电子镇流器电路相接。电源输入经D1-D4进行整流,E1滤波,M1与M2组成半桥电路。与传统电路相比,驱动变压器B1的线圈L3具有中心抽头,信号经D5与D6整流,再经Z1稳压,由于B1为饱和驱动变压器,其线圈所加的电压-时间积为一定值。刚接通电源时,经D5、D6、E1对L3的正、负半周进行稳压,由于Z1的稳压值较高,所以此时的工作频率较高,使得灯管DG的灯丝处于低压且有电流的预热状态,随后,电容E2由R8进行充电,当达到T1的触发电压时,T1导通,使稳压管Z2接通而Z1处于开路状态,由于Z2的稳压值低于Z1,所以Z2接通后,电子镇流器进入低频工作状态,使灯管DG两端电压升高直至启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卫阳,未经李卫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314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变倾角式转向管柱的定位机构
- 下一篇:单、双向电动窗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