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刀直喂上旋式微型收割机体无效
申请号: | 98231580.5 | 申请日: | 199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347357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艺 |
主分类号: | A01D41/00 | 分类号: | A01D41/00;A01D34/73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常德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可风 |
地址: | 4152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刀直喂上旋 式微 收割 机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割机械,尤其是一种旋刀直喂上旋式微型收割机体。
本人在此之前曾申请了“旋刀式微型联合收割机”专利申请号为97251415.5,涉及到了旋刀式直喂、逆时针脱粒、横列螺旋送谷、扬升器出谷的技术方案。此方案是一种创新,但还需横列螺旋送谷,扬升出谷等装置。较本实用新型结构略显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体结构更简化,更轻巧,操作更灵活的旋刀直喂上旋式微型收割机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旋刀直喂上旋式微型收割机体,包括割禾系统、脱粒系统和谷物收集系统,其特点是割禾系统由同轴安装的旋刀及拨禾轮与定刀片置于脱粒桶前中下部一侧即进禾口前的刀架上;脱粒系统由设在脱粒桶内的脱粒辊、设置在脱粒辊上部的筛网、筛网上部的弧形上罩盖及设置在脱粒辊的下部带有导向板的下罩盖组成;谷物收集系统由收集桶紧靠脱粒桶后部并与脱粒桶上部相通所组成。
上罩盖前部与下罩盖前部相接,后部呈弧形向后敝开,筛网的边与下罩盖的边相连。收集桶呈梯形或弧形结构,在上部开有出粒口。进禾口是在脱粒桶前面的一侧切开一个四边形的开口。将旋刀和拨禾轮安装在同一竖轴上并设置在脱粒桶前下部,在脱粒桶一侧开一进禾口,以便稻麦穗杆被割断后依靠拨禾轮相向旋转将其送入进禾口;将脱粒辊设计为轴流顺时针旋转,这样有利于谷粒能由上部向收集桶甩入;将分离谷草的筛网置于脱粒辊上部并在筛网上设置一弧形上罩盖,以便于谷粒由上部从筛网中沿上罩盖弧形向后面的收集桶甩入。将布有导向板的下罩盖置于脱粒辊下部,以便于谷物从一侧向另一侧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是结构更简化、更轻巧;二是用材减少、降低了造价;三是由于小巧化更适用于广大山区、丘陵和水稻产区收割稻麦。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一个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旋刀直喂上旋式微型收割机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旋刀直喂上旋式微型收割机体的导向下罩盖结构示意图。
附图所示拨禾轮24和圆盘形旋刀23固定在竖轴26上,竖轴26固定在装有定刀片22的刀架板27上,通过锥形齿与横轴1相连,拦禾板21经两旋刀两侧固定在脱粒桶28的前部,刀架板27固定在脱粒桶28的前下部。在脱粒桶28内部安装着脱粒辊17;上部装置着筛网7和上罩盖6;下部装置着导向下罩盖19,在脱粒桶28一侧的前部开有一进禾口25。脱粒桶28的后部是一谷物收集桶8,收集桶28的上部或一侧开有出谷、麦口9。在收集桶8的后部固定着支撑套10和支撑轴承套14,输入轴13固定于支撑轴套14内,输入链轮12和离合器11固定在输入轴13上。导向下罩盖19内焊接有若干导向板20,在导向下罩盖19一侧开有进禾口25,另一侧开有一前窄后宽的出草口29。输入轴13上装有链轮15,它与脱粒辊轴4上装有的链轮18通过链条16相连,链轮2、5通过链条3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套10、14与其它驱动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是这样实现的:输入链轮12传动输入轴13带动链轮15,接着通过链条16、链轮18传动脱粒辊17;脱粒辊轴4及链轮5链条3、链轮2传动横轴1,从而经伞形齿轮等传动旋刀23切割,由拨禾轮24将禾穗经进禾口25拨进脱粒桶28、接着被脱粒辊17顺时针旋动而脱粒。谷从筛网7中甩入收集桶8中,碎草从导向下罩盖19一侧的出草口29甩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艺,未经李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315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行走式全自动脱粒机
- 下一篇:具有色带回收装置的封口印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