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豆类脱皮机无效
申请号: | 98231611.9 | 申请日: | 1998-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3661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国 |
主分类号: | B02B3/00 | 分类号: | B02B3/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建国 |
地址: | 41001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豆类 脱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副产品加工机械领域,特指一种豆类脱皮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要求已从吃得饱转变为吃得好,而富含有大量植物蛋白、卵磷脂等营养成分的豆类食品也已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大有取代肉类食品而成为主食的趋势;然而,由于大多豆类的外表面都包裹有一层外壳,这就给人们取食豆肉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而市面上所常见的豆类脱皮机对豆类形状的要求比较高,一般要求大小基本一致,形状比较规则,这对那些外型不规则,长、宽、高尺寸不一致的豆类(如蚕豆、云豆、腰豆等)的脱皮加工就很不方便,厂家为此伤透了脑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使用方便的豆类脱皮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它由滚筒、挡轮、输送带、轴承及轴承座、V形带轮、电机等组成,所述电机分别驱动V形带轮,从而带动驱动滚筒朝两个不同方向旋转,此时输送带则同时朝一个方向运转,调整好输送带之间的间隙,将需脱皮的豆类放置在输送带上进入到两输送带间,利用橡胶输送带弹性挤压摩擦及再次挤压,使豆内与豆皮分开而达到脱皮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俯视图。
见附图1、2,本实用新型包括上、下摩擦输送带驱动滚筒2、1,挡轮3,进、出料间隙调整滚筒4a、4b,上、下橡胶摩擦输送带5、11,弹性压紧滚筒6,上、下摩擦输送带被动滚筒7、9,摩擦输送滚筒轴承及轴承座8,下摩擦输送带工作面平台滚筒10,上、下驱动滚筒V带轮13、12,调速电机A、B,所述调速电机A驱动下驱动滚筒V带轮12,带动下摩擦输送带驱动滚筒1朝顺时针方向旋转(转速视豆类大小调整),带动下橡胶摩擦输送带11,调紧后固定下摩擦输送带被动滚筒9,使输送带11围绕滚筒1、9做环形运转;同样,调速电机B驱动上驱动滚筒V带轮13,带动上摩擦输送带驱动滚筒2朝逆时针方向旋转,转速大于下摩擦输送带驱动滚筒1的转速1/3左右,带动上橡胶摩擦输送带5,调紧后固定上摩擦输送带被动滚筒7,使输送带5围绕滚筒2、7做环形运转;调整进料间隙滚筒4a,进料间隙以所需脱皮豆类中颗粒的最小尺寸为标准,固定滚筒4a;再调整出料间隙滚筒4b,出料间隙为进料间隙的1/2左右,固定滚筒4b;弹性压紧滚筒6在不工作时调整到离开摩擦输送带位置。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将所需脱皮的豆类中的坚硬杂物挑拣出来,用温水浸泡到一定程度,启动调速电机A、B,根据豆类大小调整滚筒1、2的转速,投料后放下弹性压紧滚筒6,豆类被下橡胶摩擦输送带11送入进料口,再被上、下橡胶摩擦输送带5、11夹送到进料间隙滚筒4a,由于两输送带5、11的转速相差1/3左右,因此夹在其间的物料必定会与之产生摩擦,而两带的运行方向又一致,则起到夹送作用;豆类通过进料间隙滚筒4a后被挤压摩擦分成两边,同时豆肉与豆皮也将分开1/2,再继续通过弹性滚筒6,在弹簧的压力下,两输送带5、11边夹送边摩擦,在进入出料滚筒4b前豆肉与豆皮已基本分开,再经过滚筒4b后到出料口时,豆皮与豆肉已彻底分开,而豆肉完整无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使用方便,豆类去皮率高,豆肉完整性好,适合于农副食品加工厂使用,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国,未经张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316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