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钢型自紧式钻夹头无效
申请号: | 98232687.4 | 申请日: | 1998-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333467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8-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政;王钧;白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国政 |
主分类号: | B23B45/14 | 分类号: | B23B45/14 |
代理公司: | 陕西省发明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毛淑霞 |
地址: | 710043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钢 紧式钻 夹头 | ||
本实用新型属普通机械部件领域,即涉及一种自紧式钻夹头。
目前,工业上使用的钻夹头有搬手式、手紧式、自紧式。搬手式钻夹头使用时必须用搬手来夹紧,它输入扭矩大,输出扭矩小,搬手易坏,多用敲击夹紧,这样钻夹头及机械设备易损,降低使用精度及寿命;手紧式钻夹头由于是靠锥体螺母传递扭矩,切削振动而易松动;自紧式钻夹头是以平行作用力的反作用来夹紧钻头,夹紧方便可靠,但由于轴向位移是通过三个紧爪内凸台限位,径向位移是以紧爪后端燕尾与顶杆前端燕尾连接实现的,这样结构比较复杂,因为需要精度高,又限于金属材料件,因而加工工艺复杂、成本高,不易批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艺简便、易于批量工业生产、可普及使用的塑钢型自紧式钻夹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它具有外套,外套内有紧爪,和紧爪相接的有顶杆及顶杆的连动杆,连动套装在本体内;在本体的上端设有紧爪导向套,导向套的锥体上均布有三个导向槽,紧爪分别置于三个槽内;在本体的下部分的外围设有紧圈,其连接处与连动杆相接;紧爪与外套内锥面接触处为平直圆弧面,紧爪与导向槽的接触面顺时针方向为双向斜平面,反时针方向为垂直平面;顶杆的上部分为空心柱体,其周围均布有三个通孔,空心内有一锥体底面。所说的紧爪的下端设有一双斜直棱柱,它和紧爪的上部分形成一个槽,该棱柱分别插接于顶杆的三个孔内。外套内锥面大端设有平台并与紧爪导向套外锥面大端所设的平台接触,作轴向限位,紧爪导向套的柱体面的周边上设有凸块并与本体上所设置的凹槽卡接,作旋动限位,然后由外套与本体螺纹连接。连动杆与本体的外、内面分别设有一小锥面,并使之配合接触,实现再次定心。
本实用新型塑钢结合,结构简单,加工工艺简便,易于装配,成本低,使用方便,很适合于大批量生产。
下面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半剖面示图。
图2为外套的半剖面示图。
图3为紧爪主视图。
图4为紧爪左视图。
图5为紧爪的俯视图。
图6为紧爪图3的A-A剖面示图。
图7为紧爪导向套的部分剖面主视图。
图8为紧爪导向套的俯视图。
图9为本体的主视剖面图。
图10为本体的俯视图。
图11为顶杆的部分剖主视图。
图12为图11未剖前的B-B向剖示图。
图13为连动杆的剖面示图。
图14为紧圈的剖面示图。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作一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该塑钢型自紧式钻夹头由外套1、紧爪2、紧爪导向套3、本体4、连动杆5、顶杆6及紧圈7组成。图1、2所示,紧爪导向套3装在外套1内,外套内锥面大端设有平台与紧爪导向套3外锥面大端所设的平台相切触,作轴向限位,外套1的下端与本体4的上端螺纹连接。图7、8所示,紧爪导向套3的锥体上均布有三个导向槽11,其下端有两个凸块9与图9、10本体中所示的凹槽10卡接,作旋动限位。参见图1,紧爪2分别置于三个槽内。图3~6所示,紧爪2的平行弧面滑靠在外套的内锥面上;其两侧和紧爪导向套的两槽侧面配合,可上下滑动,紧爪与导向槽的接触面顺时针方向为双向斜平面,反时针方向为垂直平面;紧爪的下端还设有一双斜面直棱柱8,它和紧爪的上部分形成了一个槽,通过该棱柱与顶杆6连接。图9、10所示,并参见图1,顶杆6装在本体4内,在本体内壁及连动杆的外壁分别加工有锥体,其锥面配合接触连接,起轴向限位,当有切削力时,实现再次定心。图13所示,并参见图1,顶杆6装在连动杆5内,相互为螺纹连接。图11、12所示,顶杆6由上、下两个不同直径的柱体构成,上空心柱体上均布有三个通孔12;下段为实心柱,在其外壁有外螺纹与连动杆内螺纹配合相接,上空心柱内设有锥体底面,它与钻头柄端接触来确保自紧力。参见图1,紧爪2下端的棱柱8分别插入顶杆的三个通孔内,形成紧爪2与顶杆6的联动,并通过顶杆6的上端面顶紧紧爪槽的上侧面,使紧爪2沿着紧爪导向套3作轴向与径向移动来夹紧或松动钻头。图14所示,紧圈7底部的连接孔设有内螺纹,参见图1,该紧圈7设在本体4下部分的外围处,它的连接孔与连动杆5下部的外螺纹配合连接,使该自紧式钻夹头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使用时,也就是夹紧或松动钻头时,只需旋动外套1或与紧圈7联动旋转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国政,未经刘国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326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衣后成膜烘干机
- 下一篇:一种微型单方向驻极体话筒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