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真空断路器合分闸传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8232808.7 | 申请日: | 199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338871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9-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H33/66 | 分类号: | H01H33/66;H01H33/42 |
代理公司: | 陕西省机械工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鲍燕平 |
地址: | 710082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真空 断路器 合分闸 传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电系统中一种高压真空断路器的合分闸传动装置,它广泛的应用在变电站、冶金、化工、铁路等部门。
原有的断路器为实现合闸和快速分断操作,普遍采用电磁或弹簧操动机构驱动断路器的大轴转动一定的角度,大轴上的拐臂随大轴一起转动,并通过绝缘拉杆再驱动真空灭弧室动端支架上的拐臂。由该拐臂的转动迫使导杆带动灭弧室动导电杆上下直线运动,从而实现断路器的合闸与分闸操作。
如图1所示,拐臂3受绝缘拉杆2驱动,作顺时针或反时针转动,通过销子,迫使导杆4带动灭弧室动导电杆10在导向板5的限制下,作上、下直线运动。在此运动过程中,销子在拐臂3上有径向位移,因而拐臂必须将此销子孔加工成径向的长孔。大量运动经验表明,这样的结构设计造成销子和导杆4和导向板5之间摩擦力大,运行中对销子和孔的磨损以及导杆4和导向板5之间的磨擦十分明显,还伴生着强烈的抖动。从工艺上看,该长孔的加工亦很难保证精度,装配时发现,销子和长孔间往往有较大间隙。这样在合闸过程中,动、静触头之间经常发生弹跳,性能亦步亦不稳定,有时弹跳还较为严重,不易消除,给产品的调整带来诸多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减少断路器合闸时的弹跳,使安装调试方便,降低高压真空断路器的合分闸传动装置的加工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由绝缘拉杆、拐臂、导杆、导向板、销子、动导电杆、支架等组成高压真空断路器合分闸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拐臂与导杆之间连接有过渡板,过渡板一端孔通过销子连接拐臂和导杆,另一端孔通过销子,将两过渡板对称的连接在导杆两侧;导杆在导向板的限制孔中可上下滑动。拐臂上的过销孔为圆孔,导杆上的过销孔为水平长孔,上导向板和下导向板固定在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如下:
1、减少了断路器合闸时的弹跳。
在合闸过程中,把原结构中出现的销子在拐臂水平长孔中的滑动磨擦传动,转换成完全的滚动磨擦传动,克服了不必要的抖动,避免了在拐臂上加工长孔,只需加工圆孔,容易保证加工精度,大大减小了断路器在合闸时出现的弹跳,使调整变得容易掌握,提高了断路器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降低了加工难度
为给上销子中留出作圆弧运行动的空闸,特将导杆相应过销孔加工成水平长孔,这样上销子在作圆弧运动时不会被卡死,而导杆上这一水平长孔在加工时,几乎没有什么精度要求。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已知高压真空断路器合分闸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过渡板;2、绝缘拉杆;3、拐臂;4、导杆;5、上导向板;6、上销子;7、下导向板;8、下销子;9、导电杆;10、导杆过销孔
本实用新型采用两过渡板的新型结构,如图2所示。两过渡板1的上端钻一圆孔与拐臂3上之圆孔(不再用长孔)用上销子6穿过导杆过销孔10连接,过渡板1下端亦钻一圆孔与导杆4上相应位置的圆孔用下销子8将两块过渡板1对称的连接在导杆两侧,合闸时,拐臂3在绝缘拉杆2的驱动下,作顺时针转动,通过上销子6带动过渡板1的上端作向下的圆弧运动,过渡板1的下端又通过下销子8与导杆4连接,从而带动导杆4在上下导向板7和5的限制下作向下的直线运动,这样就实现了合闸操作。
本实用新型经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试制,普遍反映拐臂加工难度低了,合格率提高,断路器装配调整易于掌握。试验时合闸弹跳大为降低,有时以做到一次装调合闸弹跳为零,运行当中反应很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未经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328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球跳伞装置
- 下一篇:充气轮胎行进时自充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