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变充气床垫无效
申请号: | 98233406.0 | 申请日: | 199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353253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国安 |
主分类号: | A47C27/08 | 分类号: | A47C2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021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床垫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保健用品一预防褥疮用的交变充气床垫。
病人长期卧床不起,不能自理,不能自行改变体位,身体长时间与床面接触受压,血液循环不良,通风不佳,容易诱发褥疮,需要护理人员定时给病人翻身改变体位,进行局部按摩等护理工作,给护理人员带来很大负担,病人也十分痛苦,因此需要一种可改变病人身体与床接触部位并能进行身体局部按摩的充气床垫。近年来,关于这种充气床垫有一些报导,其中中国专利文献也披露了一些技术方案,如ZL92231718.6等。然而,目前医院里、市场上均难以见到这种产品投入应用、销售。其中主要原因是结构较复杂,加工难度相对较大;病人与塑料制品直接接触会感到不舒服等;由于制品无定位带等,薄膜充气床垫充排气过程形状不稳,难以固定。
本实用新型交变充气床垫的目的在于为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结构简单合理、易于加工成型的由同方向、同形状压合线组合成的并列又相互隔开的呈波浪形或齿形或条形充气孔道构成的两个充气区域的充气袋;该充气床垫的充气袋、充气枕袋可分别装入保护套内,利于清洁、卫生,病人身体相对有舒服感;充气袋左右二长边上设有定位带等,可使它充排气过程形状稳定、易于固定等。
本实用新型-交变充气床垫,主要包括充气袋、充气枕袋、接管,其特征在于充气袋的二充气区域是由同方向、同形状压合线组合成的并列、相互隔开的呈波浪形或齿形或条形充气孔道构成;充气袋和充气枕袋分别装入保护套内。
上述的交变充气床垫,于充气袋左右二长边上各压合上一定位带,此二定位带四端各开设两个穿绳孔。
本交变充气床垫,其保护套由缝合成的大、小套组成;大套底层四端角部位各开设两个穿绳孔,且与充气袋上八个穿绳孔分别对应;大小套各端分别设有拉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交变充气床垫,其充气孔道可用一种模具用热压合法制成上述形状和结构,使病人身体与充气床垫接触部位多、面积大,通过交变充、排气,可改变身体接触部位,促进血液循环,进行局部按摩,会提高预防褥疮的效果;充气袋、充气枕袋可分别装入保护套的大、小套内,便于更换清洗,卫生、整洁,病人会感到舒服;充气袋左右两条长边上各热压合上一定位带,充排气过程能使其形状稳定,此二定位带四端各开设的两个穿绳孔,与保护套大套底层上的八个穿绳孔相互对应,可将交变充气床垫固定在床上等。
图1为交变充气床垫示意图:
图2为充气袋示意图。
本交变充气床垫由充气袋2、充气枕袋3及它们的保护套1组成。
按照设计规格将0.25-0.40mmPVC薄膜裁剪成上下两片,根据附图2,于上片按设计要求的形状、尺寸分别划出欲加工的充气袋的二充气区域的充气孔道的压合线和设置在上片上二充气区域内的充、排气用的接管4位置标记,然后依次打出安装接管4的口并将该接管4热压合在其上,将前述的上、下两片PVC薄膜对齐热压合四周边线,接着在已划出的充气孔道平行于左右二长边压合线位置热压合端头间隔封闭线、在已标出充气孔道形状尺寸的位置分别热压合波浪形(或齿形或条形)线等,从而形成了由同方向、同形状压合线组合成的并列、相互隔开的呈波浪形(或齿形或条形)充气孔道构成的两个充气区域。然后检验以上热压合部位合格后,将裁剪好的二定位带5,与充气袋2二长边边缘对齐后进行热压合,并在此二定位带5四端各开设两个穿绳孔6,从而加工制成了本交变充气床垫的充气袋2。
附图1所示的交变充气床垫中充气枕袋3的制作材料及加工方法同前述的充气袋2。其内部设有二条拉筋以固定充气枕袋3的形状,并于充气枕袋3一端角充气区域上设一接管4,供充排气用。
附图1所示的组成交变充气床垫的保护套1,是用挂胶或者不挂胶纺织布缝合而成长方形袋,其两端安有拉链7或者其他锁合件。根据充气袋2和充气枕袋3形状和大小需要,用缝合法将其分成大、小套(见附图1所示)两部份。大套供装充气袋2,小套供装充气枕袋3用。在供装充气袋2的大套底层四个端角部位各开设二穿绳孔6,使其与充气袋2上八个穿绳孔6分别对应、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国安,未经刘国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334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