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冰箱触媒除臭器无效
申请号: | 98233614.4 | 申请日: | 199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319735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 |
代理公司: | 三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28303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冰箱 触媒 除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冰箱的触媒除臭装置。
现有的电冰箱除臭器有使用例如活性碳吸附剂对冰箱内由食物产生的臭味分子进行吸附的装置,有配备臭氧发生器,使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分子与冰箱内的臭味分子反应以解除冰箱内臭味的装置。但是,由吸附剂来单纯地吸附臭味分子,存在脱臭功能寿命短期的缺点;臭氧发生器除臭必须同时配置用来分解对人体有害的残余臭氧的催化剂,结构复杂。
现有的电冰箱除臭装置中还有一种使用热分解催化剂触媒对冰箱臭味分子进行吸附分解的除臭器,但是因其所使用的热分解催化剂触媒的特性,该除臭器必须同时具备可对热分解催化剂触媒进行间歇性加热的加热器,因而结构也较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电冰箱触媒除臭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电冰箱触媒除臭器主要包括除臭触媒(1),外壳(2),滤网(3)三个部分,除臭触媒(1)置于外壳(2)内,外壳(2)上有透气孔(4),滤网(3)衬于除臭触媒(1)与外壳(2)之间。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除臭触媒(1)起到吸附冰箱内由食物所产生的臭味分子,并将其加以分解的作用。该除臭触媒是一种块状的低温选择氧化除臭触媒,由多种化合物组成。外壳(2)可以起到固定除臭媒(1)的作用,便于将其安装冰箱内特定的位置上。也可以防止污染的作用。外壳(2)上有透气孔(4),由冰箱内食物产生的臭味分子可以由此进入外壳(2)外壳(2)内而被除臭触媒所吸附,经除臭触分解而产生的气体又由此进入到冰箱的气流循环中。本实用新型除臭触媒(1)与外壳(2)之间还衬有滤网(3)。滤网(3)由网孔细密的不透水但可透气的介质所制成,用以防止除臭触媒颗粒等物质脱落而污染冰箱内的食物,同时滤网(3)也可以防止水分等进入触媒块内而导致触媒失效。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作为冰箱整体的一部分于制造时固定于冰箱体内,也可以作为独立的结构而于需要通过卡接,铆接,旋接或双面胶粘贴等方式固定于冰箱体内。
本实用新型触媒除臭器方便触媒的安装,结构紧凑、体积小,成本低廉,同时可以防止触媒污染冰箱内食物,保证安全,也可以防止水分等其他物质污染除臭触媒而使其中毒失效等。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壳的上盖之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壳的下盖之结构示意图。
参照附图1,附图2及附图3,电冰箱触媒除臭器,主要包括除臭触媒(1),外壳(2),滤网(3)三个部分,除臭触媒(1)置于外壳(2)内,外壳(2)可以起到固定除臭触媒(1)的作用,便于除臭触媒的安装。也可以防止除臭触媒污染冰箱内食物,或冰箱内物质污染除臭触媒。外壳(2)上分有透气孔(4),透气孔(4)允许冰箱内由食物产生的臭味分子由此进入外壳(2)内而被除臭触媒(1)吸附并分解掉,经分解产生的气体分子由此回到冰箱的气流循环中。滤网(3)衬于除臭触媒(1)与外壳(2)间,滤网(3)由网孔细密的不透水但可以透气的介质所制成。滤网(3)用以防止水分等其他物质进入触媒块内而使其中毒失效,同时
根据上述的电冰箱触媒除臭器,所述外壳(2)分为上去盖(5)和下盖(6)两个部分,上盖(5)和下盖(6)通过卡扣(7,8)和卡口(9,10)卡接在一起。外壳(2)分为上盖和下盖两部分更方便将触媒置于其中。上盖和下盖通过卡扣和卡口卡接在一起时,只需在安装好除臭触媒及滤网后,将上盖和下盖对好,轻轻一按即可。另外,外壳(2)之下盖(6)与上盖(5)相接触的外壳壁截面上凸起(14,15,16,17),上盖(5)相应于这些凸起的位置上有可与凸起(14,15,16,17)相吻合的凹陷(18,19,20,21)。相吻合的凸起(14,15,16,17)和凹陷(18,19,20,21)可以防止上盖(5)及下盖(6)在平面内相对移动。
根据前述的电冰箱触媒除臭器,外壳(2)内还有相应于除臭触媒(1)形状的围栏(11),围栏(11)上有长扣(12,13)。安装块状除臭触媒(1)时,只需将其按入围栏(11)内即可。围栏(11)可以防止块状除臭触媒(1)在外壳(2)内发生左右移动,卡扣(12,13)可以防止块状除臭触媒(1)上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336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精品图书书标
- 下一篇:并联多台压缩机的一拖多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