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径向串联导磁的永磁转子无效
申请号: | 98233864.3 | 申请日: | 1998-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322308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旭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旭宏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 |
代理公司: | 珠海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静华 |
地址: | 51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径向 串联 永磁 转子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工程类物品,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径向串联导磁的永磁转子。
目前国内外的永磁转子,其结构主要由若干件导磁芯体和永磁体拼装组合而成,其导磁芯体为普通材料分体式结构,该转子结构有三个主要缺点:一是分体式的导磁芯体环流涡流损失大,转子发热;二是导磁芯体外形尺寸精度要求高、加工因难、成本高、转子外圆加工时铁屑被吸附在转子表面,较难清除、装配拼叠困难、装配误差大;三是磁体利用率低、每千瓦永磁体用量多、价格贵、成本高。
本设计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星形结构、径向串联导磁的永磁转子,它可以充分利用永磁块的能量,利用率高,每千瓦永磁体用量少,降低转子成本,提高电机的性能;它可以减少永磁转子的环流、涡流损耗,有效降低转子温升,转子外圆磁块之间形成外开的通风沟,起扇风降温通风道作用,特别适合用于风叶内装式发电机。该结构便于加工和流水线装配,提高转子的质量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由圆筒形导磁芯体、带有“凹”形内孔的瓦形结构永磁体、非导磁性的紧固件、转轴组成,设计是这样实现的:将转轴压入圆筒形导磁芯体内,将瓦形永磁体均布地放于圆筒形导磁芯体表面,用非导磁性紧固件把永磁体紧固,即可制成有规定磁极数的永磁转子。
本实用新型设计,由于导磁芯体采用圆筒形结构,工艺流程短,能减少设备投资,及减少加工工时,转子涡流及环流损耗小、转子温升低、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高效,能利用流水线装配,装配简单,可靠性高,转子有较高的强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的剖面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设计提出该永磁转子的具体结构细节。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圆筒形导磁芯体1、带有“凹”形内孔的瓦形结构永磁体2、非导磁性的紧固件3、转轴4组成,5是永磁体2中间带有“凹”形内孔,6是转子形成外开的槽口。将导磁芯体1加工成形,转轴4压入圆筒形导磁芯体内,然后加工带转轴的导磁芯体,在导磁芯体外圆钻孔、攻丝,加工带轴磁芯体的轴类部分,在紧固永磁体前,在导磁芯体外圆每个螺纹处滴入厌氧防松胶,目的是防止紧固件松脱,然后将加工成瓦形的永磁体块,永磁体内圆与导磁芯体1外圆尺寸一致,并按→(S-N)→(N-S)→(S-N)→极性顺序逐件嵌于导磁芯体表面,从永磁体2中间“凹”形内孔5处,用非导磁性紧固件3将永磁体2紧固于导磁芯体1上,这样非导磁性紧固件3藏于永磁体2内,即完成转子部件装配。该结构可提高永磁体利用率、大幅度降低永磁转子成本、提高电机性能及电机的可靠性,同时,转子形成外开的槽口,当转子转动时起扇风降温及主风道的作用。
当永磁转子外径为φ81.8mm,长度为30mm时,每件永磁体的最佳长度、宽度、厚度为:30mm×14mm×4.5mm,永磁体数量为12件时,此永磁转子最大工作转速可达20000r/min,可获得输出功率1000W,零电流转速≤1100r/min,怠速输出电压为27V时,电流I)20A的汽车发电机。
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汽车永磁发电机和其它中小型永磁发电机和电动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旭宏,未经李旭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338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遥控密码锁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的箱(柜)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