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焊接式带灯无效
申请号: | 98233977.1 | 申请日: | 199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326830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30 |
发明(设计)人: | 樊邦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樊邦弘 |
主分类号: | F21P1/02 | 分类号: | F21P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72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 式带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式带灯,属带灯的改良。
现有的带灯是由燕尾槽内嵌有导电铜片的灯座靠导电铜片的尖端插入透明扁带内的导体内,再用胶与扁带主线粘在一起,装上带有微型灯泡的灯头组成的,微型灯泡间采用并联的方式连接。其特点是,主线及灯体均由透明材料组成,主线可弯曲,更换灯泡方便。由于采用并联,可根据需要在任意两个灯之间剪断;由于是低压灯饰,主线承受电流较大,最大使用长度较小:由于灯座与主线间靠胶粘合,其强度较小,灯座易松脱,安全性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焊接式带灯,微型灯泡间连接方式增加,电源电压可用高压(120V 240V)。灯的最大使用长度能增加许多(因串联时,主线上承受电流较小)。由于灯座与底盖是焊接的,灯座与主线连接牢固、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带灯由主线扁带、灯泡、灯体组成,把嵌在灯座两侧燕尾槽内的导电铜片刺入夹在主线扁带内的铜绞线中,再用超音波将灯座与底盖焊接,装上带有灯泡的灯头,弯靠在灯头两侧凸台上的灯脚与灯座内两侧的导电铜片接通。
上述的焊接式带灯,其特点在于,夹住扁带主线的灯座和底盖是通过超音波焊接固定的。
上述的焊接式带灯,其特点在于,主线扁带中间的一根导电铜绞线被小圆孔分成若干段,灯泡串联时,起连接作用。
上述的焊接式带灯,其特点在于:嵌在灯座燕尾槽内的导电铜片的尖端分别刺入主线扁带内的中间铜绞线和两侧铜绞线中,形成灯泡间的并联或串联的连接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在于:电压为120V或240V,最大使用长度较现有带灯长,灯座与主线扁带焊接牢固,安全。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焊接式带灯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焊接式带灯灯体的配件展开图
图3为焊接式带灯的灯体剖面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根据图1所示,焊接式带灯主要是由超音波焊接而成的灯体20和截面为方形的扁带主线10和灯泡30组成。其中,主线扁带10其内埋设有中间铜绞线11和两侧铜绞线12。
根据图2所示,串联铜片41正下方有一尖端43,并联铜片42的下部偏向一侧有一尖端44。串联铜片41和并联铜片42均可从灯体面座21底部卡入其燕尾槽22内。灯泡串联时,串联铜片41的尖端43刺入主线扁带10中间铜绞线11中;灯泡并联时,并联铜片42的尖端44刺入主线扁带10内两侧铜绞线12中。底盖23的上面有一凹槽24与灯座21的底部凹槽24构成方形截面孔,把主线扁带10夹紧。再用超音波焊接,能保证各组成元件接触良好,结合牢固可靠。在主线扁带10安装灯座处,冲有小圆孔13,将主线扁带10内中间铜绞线11分割成若干段。各段与串连铜片41相接形成串联的连接方式。灯泡30的两条灯脚31穿过灯头32底部后向两边折弯贴紧在灯头32的凸台33上,灯泡30的下部分置于灯头31的内腔34中。把灯头32装入灯座21的空腔25时,灯头32两侧的凸台33对准燕尾槽22,灯脚31与串联铜片41或并联铜片42接触而导通。更换灯泡30时,从灯座21上拔出带有灯泡30的灯头32,取出旧灯泡,换上新灯泡后再装上即可。
根据图3焊接式带灯的灯体的剖面图所示,灯泡30装入灯头32中,其灯脚31被灯头32的隔板35隔开后向两侧弯曲后与燕尾槽内的铜片41或42接通,灯座21底部中间有一圆柱凸台26,能塞入主线扁带10的小圆孔13内,防止中间铜绞线11短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邦弘,未经樊邦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339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