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日夜行车专用及警用特种眼镜无效
申请号: | 98234621.2 | 申请日: | 1998-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3692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奋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普宁市雄鹰实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C7/10 | 分类号: | G02C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354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日夜 行车 专用 特种 眼镜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目眼镜。
据有关资料显示,自从有了机动车就有了车祸。随着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司机开车无论多小心,但车祸仍是有增无减,仅交通事故,全国每天平均就有200多人葬身于车轮之下。究其原因,是由于烈日或夜间对面强烈灯光所产生的强刺眩射线的干扰。在两车交会时视觉瞬间失去方位,使驾驶员处于盲目状态所造成的车祸。
现有技术中的护目眼镜,如墨镜、变色镜,它们对强光、刺眩目光等有明显的衰减作用,但不能满足驾驶员夜间行车要求,无法克服夜间两车交会时迎面车大灯光眩目,由于受大灯光的强烈刺激,驾驶员瞬间视觉错乱,很难正确判断及时避让对方车辆,行车困难。另外,驾驶员夜间在没有灯光的道路上行驶时,墨镜或变色镜会使路面更暗,视物不清,行车更困难。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的夜视眼镜,一般都是由黄色塑料或黄色有机玻璃片制成,这种夜视眼镜仅仅是把白光变成黄光,滤掉一部分波长的光,不但不能解决眩目问题,而且会严重影响视力,致使眼睛容易疲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眼镜存在问题,提供一种能满足驾驶员日夜行车要求,既能克服太阳光或夜间两车交会时迎面车大灯光眩目的影响,同时又不降低己方车前亮度的护目眼镜。
本实用新型,根据光学瞳孔视线同步原理1+1=1的科学理论计算公式和夜间两车交会强烈灯光的照射为依据,结合人体眼睛视网膜组织的结构特点,采用真空镀膜工艺,制作一种供驾驶员行车专用及警用特种眼镜。
本实用新型,由眼镜框架和镜片组成,其特征为:在光学白托镜片的外表面的周边区域上制作一抗强光镀膜层;或者在光学白托镜片的外表面上首先制作一增透膜层,再在其表面的周边区域上制作一抗强光镀膜层。
本实用新型,所述抗强光镀膜层可以为镍、铬、氟化镁复合镀膜层,其厚度为300~800nm。
本实用新型,所述增透膜可以为一氧化硅镀膜层,其厚度为100~300nm。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指标为:紫外线滤除率90%以上;红外线衰减90%以上;刺眩目光衰减80%~95%;高电磁波衰减80%以上;可见光峰透过率85%~95%。
驾驶员夜间行车佩戴该眼镜,可以使对方车灯强刺光线全部落入抗强光镀膜区域内,达到衰减强刺光线防眩目,同时又不降低己方车前的亮度,使视野更清晰、更广阔,实现白天抗烈日,夜间抗强灯光,保证行车安全。适应于各种机动车驾驶员白天、夜间、阴、雨、雾天行车之用。也适用于在有电磁辐射环境下工作人员使用。警察、军事、特工人员使用该眼镜作为安全防护之用,可取代警用太阳镜,若配上专用眼镜框架,则可代替警用面具,使警容更威严。全天候使用。
下面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图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镜片结构原理图,其中图1为镜片外观图,图2和图3为镜片结构剖面图。图4~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几种外观图。图中,1为光学白托镜片;阴影部分2为抗强光镀膜层;3为增透膜镀层。
实施例1,参照图2,在光学白托镜片1的外表面的周边区域制作抗强光镀膜层2,可采用真空镀膜技术和覆盖模具在光学白托镜片上镀制镍、铬、氟化镁复合镀膜层(2),其厚度为300~800nm。
实施例2、参照图3,在光学白托镜片1的外表面上首先制作增透膜层3,可采用真空镀膜技术在光学白托镜片1上镀制一氧化硅镀膜层3,其厚度为100~300nm,然后再采用实施例1的工艺和方法,在其表面的周边区域上制作抗强光镀膜层2。
本实用新型之镜片在其外表面的周边区域上镀制抗强光膜层时,其形状及区域面积大小不作限定,左右镜片也不一定对称。图4~图15示出了几种不同形状不同面积的抗强光镀膜层,可以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镜片,也可以采用实施例2所述的镜片。采用实施例2所述的镜片的眼镜,由于主视区(即抗强光镀膜层2所包围的区域)有一层增透膜,更适合于夜间、阴、雨、雾天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普宁市雄鹰实业公司,未经广东省普宁市雄鹰实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346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