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压力电压力锅无效
申请号: | 98234948.3 | 申请日: | 1998-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333304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8-18 |
发明(设计)人: | 黄权章;刘建华;黄允成;罗伟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容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8 | 分类号: | A47J27/08 |
代理公司: | 广东粤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德纬 |
地址: | 528303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压力 压力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控式可调压力电压力锅。
现有的压控式电压力锅,如中国专利9l100026.7和93216338.6所示,外锅底用弹性敏感材料制成的波纹板做成或是通过拉伸成形后再加工成环状沟槽式波纹板,以此将内锅的压力传递出来,再通过转换传递,才将压力信号传至控制电路的开关,实现压控的全自动。由于该压力锅外锅锅底需设计成环形沟槽式波纹板且要压筋,因此加工难度大,成本偏高。为此,中国专利95219400.7中又设计了在外锅与发热盘之间设置组合蝶形弹簧,以实现内锅中压力信号的传递,但该弹簧加工难度大,成本高,位移信号线性度低。上述压控式电压力锅的自控系统结构复杂,信号传递曲折、路径长,且通过一渐变过程来断开电路,故可靠程度不高,压力控制的精度难以保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容易,成本较低,压力信号传递直接,精度较高的压控式可调压力电压力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本实用新型包括锅盖、外壳、套在外壳内的内锅、附着在内锅底部的发热盘及锅盖锁紧机构、控温控压传动组件等部件,在锅盖和内锅之间有密封圈,其中在发热盘与外壳之间均匀分布有实现内锅、外壳弹性连接的弹性支撑物,如弹簧或用弹性材料制成的波纹板,在发热盘的底面固定有推杆。推杆的上端固定在发热盘的底部,其外套有一开关弹簧,另一端固定在传动杆上,传动杆的端部有推动触点开关的推动片。因外锅与外壳合二为一,传动杆及控温控压组件、锅盖锁紧机构均安装在外锅的适宜部位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易,成本低;内锅的压力信号传递直接,线性好,可灵敏地转变为位移信号通过设置在发热盘底面的推杆传递出来,同时借助推杆位移压缩开关弹簧,最后弹簧瞬间释放能量,使推动片推动触点开关断开电路,实现压力全自动控制电路的目的,因此压力控制可靠性、精确度都较高。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侧1全剖面结构示意简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全剖面结构示意简图。图中未详细描写与本实用新型发明点无关的部分。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包括锅盖1、外壳2、套在外壳内的内锅4、附着在内锅底部的发热盘6及锅盖锁紧机构、控温控压传动组件等部件,在锅盖和内锅之间有密封圈5。由于外壳与外锅合二为一,传动杆11及控温控压组件、锅盖锁紧机构均安装在外壳的适宜部位上。其中推杆10的上端固定在发热盘的底部,其外套有一开关弹簧9,另一端固定有推动触点开关7的推动片8,推动片安装在传动杆的一端,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控温控压组件12连接。在发热盘与外壳之间均匀分布有实现内锅、外壳弹性连接的弹性支撑物,如弹簧14;或是将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波纹板13固接在外锅侧壁上,波纹板承托着发热盘。使用波纹板时外壳是双层底,上层底13是弹性材料制成的波纹板,与外锅焊接连接,发热盘的底面搁置在上层底上,推杆穿过上层底。波纹板多用环状沟槽形,也可是其他形状的波纹板。
使用时,在内锅中装好需烹制的食物,将内锅放入外锅中,密封圈置于内锅上沿,锅盖对准盖好并用锁紧机构锁紧,这时内锅被完全密封,然后接通电源使发热盘对内锅进行加热。随着加热的进行,内锅中的压力逐渐增大,而锅盖与外壳为刚性连接,内锅不会向上位移,于是内锅向下推压发热盘,而发热盘带动推杆向下位移,同时开关弹簧被压缩,当这种推压达到一定值时,控温控压组件使传动杆动作,开关弹簧弹性势能被释放,快速推压传动杆,于是传动杆带动其端部的推动片快速下移,将触点开关断开,加热电路不再对内锅加热升压,这样就完全实现了由内锅中的压力信号来自动控制加热电路的目的。
由于内锅完全密封,锅内蒸汽始终不外泄,烹饪食物的时间大大缩短,既提高了食物的营养保存率,又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同时传动杆只有在控温控压机构允许时,在被压缩的开关弹簧的推压下才突然动作,实现了瞬间断开电路。这种瞬间断开电路的可靠性高,压力控制精确。当需要调整内锅的最大压力来烹制不同的食物时,只需调整控温控压组件对传动杆的锁定力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容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容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349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