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锅炉给水系统中的拨水器无效
申请号: | 98235677.3 | 申请日: | 199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328978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7-14 |
发明(设计)人: | 赵宝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宝亭 |
主分类号: | F28F19/00 | 分类号: | F28F1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5004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锅炉 给水 系统 中的 拨水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汽锅炉供水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锅炉给水系统中的拨水器。
蒸汽锅炉作为一种热交换设备广泛应用于工矿企业,在工作过程中为防止蒸汽锅炉内的蒸发管结垢,所供给的水皆必须经过水处理将水软化后再经过进水管供给设置在炉体内部的蒸发管,通过加热蒸发管使水沸腾以产出蒸汽。但是在向炉内供水的过程中,加入蒸发管内的水位很难控制,往往造成液面过高而使蒸发管内的碱液流入凝结水中,造成给水含碱量过高,使得蒸发管内壁结垢,降低了蒸发管的热转换效率。为了清除蒸发管内壁的垢体,就要对锅炉进行定期停炉除垢处理,这就使得锅炉的运行费用增加,影响生产,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蒸汽锅炉蒸发管内液面过高的适用于锅炉给水系统中的拨水器。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
本实用新型由壳体,和通过轴承安装在壳体上口处的进水管,以及封装在壳体下口处的带有出水口的封板,在所述壳体内腔中安装有一与封板固接在一起的拨水轮。
所述拔水轮可采用柱状镙旋桨式,也可采用其它结构的拨水轮。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由壳体,和通过轴承安装在壳体上口处的进水管,和封装在壳体下口处的带有偏置出水口的封板,以及在正对着进水管口的下方设置有一拨水轮这一结构特征,并以插装的方式设置在每根蒸发管内,从而实现了借助于给水动力冲击拨水轮来带动拨水器旋转,使得给水通过拨水器的出口均匀地喷射在蒸发管内壁上,从而加快了给水的蒸发速度,防止了因蒸发管内液面过高而使蒸发管内壁结垢,同时又提高了蒸发管的热转换效率。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剖图。
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附图)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壳体(2),和通过轴承(3)安装在壳体上口处的进水管(1),以及封装在壳体(2)下口处的带有出水口(5)的封板(6),在所述壳体(2)内腔中安装有一与封板(6)固接存一起的柱状拨水轮(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宝亭,未经赵宝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356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