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保险柜无线防盗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98235717.6 | 申请日: | 199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337287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9-08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鹏凌国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G1/10 | 分类号: | E05G1/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樊戎 |
地址: | 430022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险柜 无线 防盗 报警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盗报警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专用于保险柜防盗的无线报警器。
用于保险柜的无线防盗报警器均由发射机和接收机组成,使用时将呈警戒状态的发射机置于保险柜内,将接收机隐蔽在发射接收的有效作用距离内的其它房间中,但由于保险柜通常较厚实且为金属材料制成,对电磁波有较强的屏蔽作用,因此严重影响了无线传输的有效距离(一般不超过50m),在高楼大厦中影响更为严重,若要延长无线传输的有效距离,则需增加发射机的发射功率,这样做既大幅度地增加了产品成本,亦受到国家有关部门关于无线电管理的限制(我国公安部规定无线发射装置的发射功率在50mw以上须登记),而且即使增加了发射机的发射功率,由于保险柜的金属屏蔽作用,其无线传输的有效距离的增加也非常有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不增加发射机发射功率的前提下能大大提高无线传输有效距离的保险柜无线防盗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包括由机壳、传感器及发射电路(1)组成的发射机和由机壳、接收电路(2)及报警器组成的接收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还有由机壳、接收电路(1)、转发控制器和发射电路(2)组成的中继机。
上述中继机中转发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接收电路(1)中解码器A2的输出端相连,其输出端与发射电路(2)中编码器A1的输入端相连,电感I3的两端分别与接收电路(1)中电容C4的一端和天线T1连接,耦合电容C14的两端分别与发射电路(2)中三极管N1的集电极和天线T1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保险柜、档案室、仓库、武器库等需要防盗报警的场所,由于采用了不受金属屏蔽限制的中继机,不仅保持了传统报警器的无线、隐形和异地报警的特点,而且可在不增加发射机发射功率的前提下大大提高无线传输的有效距离(可达800m)。
附图1为发射机的发射电路(1)的电路图;
附图2为中继机的接收电路(1)和发射电路(2)的电路图;
附图3为接收机的接收电路(2)的电路图。
图中:1--传感器,2--发射电路(1)、3--接收电路(1)、4--转发控制器,5--发射电路(2)、6--接收电路(2)、7--报警器。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实施例:
发射机,中继机和接收机的机壳(图中未表示)均采用阻燃ABS塑料制造,电源Vcc均为6V直流电源,传感器1采用PL9701-1传感器(武汉市鹏凌电子科研所有售),输发控制器4采用74HC123集成块,报警器7采用声报警器,发射电路(1)与发射电路(2)相同,有编码器A1(AX5326)、电阻R1(10K)、电容C1(8P)和C2(4P),可调电容C3(2/7P)、三极管N1(9018)、回路电感I1和电感I2,接收电路(1)与接收电路(2)相同,有电容C4(分别为15P和33P)、C5(5P)、C6(3P)、C7(470P)、C8和C9(均为1000P)、C10(4700P)、C11和C12(均为1000P)、可调电容C13(2/7P)、电解电容E(10uf)、电阻R2(47K)、R3(39K)、R4(10K)、R5(2.2K)、R6(100KΩ)、R7(2.2MΩ)、R8和R9及R10(均为100KΩ)、R11(10KΩ)、R12(100KΩ)、R13(10KΩ)、二极管D1和D2(1N4148)、三极管N2(1907)和N3(9013)、运算放大器01和02(LM2904)、解码器A2(Ax5327),此外还有电感I3和耦合电容C14(1P),T2为接收机的天线,按附图和前述方式连接即成为本实用新型。
使用时将发射机置于保险柜或其它需被保护的物体内,中继机置于无线发射接收的有效作用距离内的隐蔽处,接收机置于距离更运的值班室内,开启电源Vcc即呈警戒状态。当传感器1被触发,发射电路(1)则将特定的编码信号变成无线电波发出,天线T1接收到该无线信号后耦合至接收电路(1)中进行放大、检波和解码,确认所接收到的信号为本系统发射的无线信号时立即控制转发控制器4控制发射电路(2)进行二次编码和转发,并经天线T1向空间发射,由于二次发射使用了天线,从而提高了发射电路的辐射效率,且不受屏蔽的限制,因此无线信号能够传输到距离更远的值班室内的接收机接收,当天线T2按收到二次转发的无线信号后耦合至接收电路(2)中进行放大、检波和解码,确认后当即控制报警器7发出声报警信号。其样品经中国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检验,在发射机发射功率小于40mw、发射机与中继机的间距为30m时,中继机与接收机的间距可达740-800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鹏凌国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市鹏凌国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357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