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向增压机无效
申请号: | 98237146.2 | 申请日: | 199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352747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2-08 |
发明(设计)人: | 常殿林;吴维;卢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沈阳中科腐蚀控制工程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F15B11/00 | 分类号: | F15B1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沈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宗富 |
地址: | 110015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增压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气两用的液压双向增压设备。
普通的高压液压系统,一般采用柱塞泵、多级加压泵、多级叶片泵、隔膜泵等来做高压油源,其不足之处在于其耗能大、体积大、噪音大,维护运行成本高,因而影响在液压、高压袖珍伺服系统中的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普通低压源,实现结构简单,节能、低噪、增压效果好的双向增压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它由增压机体内的活塞油缸、单向阀、稳压缸、压力表、压力继电器、电磁换向阀、油箱组成,其特征在于:与低压源(10)相连的电磁换向阀(9)经A口接设有换向开关K2的活塞油缸R内低压腔(7),活塞油缸R内活塞(6)通过活塞杆(4)连活塞油缸L内的活塞(2),设有换向开关K1的活塞油缸L低压腔(1)经管路至电磁换向阀(9)另一接口B;活塞油缸L内的高压腔(3)和活塞油缸R内的高压腔(5)经吸入单向阀C、D和排出单向阀F、E分别连至油箱(8)和稳压缸(12)。稳压缸(12)上连有压力表(13)和压力继电器(11)。
本实用新型流入低压输入管的低压源(10)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气体;稳压缸(12)为一高压源用于输出高压;稳压缸(12)输出端可用于连接高压缸或高压喷头,在连接高压缸或高压喷头之前可加有辅助设备如节流阀、溢流阀。
该双向增压机具有下述优点:
由于是采用普通低压源经增压作用变成高压源,使得其结构简单,体积小,可实现耗能小、噪音低、增压效率高;其成本低,只是原高压系统的10%~20%;另外,低压输入可为气体也可为液体,应用广泛。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叙述如下:
由低压源(10)来的低压流体经电磁换向阀(9)的P-A孔进入活塞油缸R内低压腔(7),推动活塞(6)向左移动,活塞油缸R内的高压腔(5)容积开始缩小,使增压的流体经排出单向阀E进入稳压缸(12);活塞油缸L内的高压腔(3)由于容积增加,压力降低,大气压力将油箱(8)中的油经吸入单向阀C压入到活塞油缸L内的高压腔(3),活塞油缸L内的低压腔(1)容积缩小,流体由管路经电磁换向阀(9)的B-O口回到油箱(8)。当活塞向左移动到预定位置将触动活塞油缸L内底部的换向开关K7,由K1发出信号使电磁换向阀(9)换向。电磁换向阀(9)换向后,低压流体经过电磁换向阀(9)的P-B口进入活塞油缸L的低压腔(1),推动活塞(2)向右移动,活塞油缸A内高压腔(3)中的容积减小,高压油经排出单向阀F进入稳压缸(12);活塞油缸R中的高压腔(5)内容积增大,压力降低,大气压将油箱(8)中的油经吸入单向阀D压入到活塞油缸R高压腔(5)内,活塞油缸R内低压腔(7)中的流体经电磁换向阀(9)的A-O口回到油箱(8);当活塞向右运动到预定位置触动活塞油缸R底部换向开关K2,由K2发出信号使电磁换向阀(9)换向。如此往复双向运动,使高压流体不断进入到稳压缸(12),使稳压缸成为一高压源。在稳压缸(12)上的压力表(13)显示稳压缸内的压力,当压力达到设定值时,由压力继电器(11)发出信号,使三位四通电磁阀(9)处于中间位置,P、A、B、O孔均不通流,增压机停止工作;当压力低于设定值,由压力继电器(11)发信号,使电磁换向阀(9)处于工作状态,使P-A、B-O接通,开始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压力继电器(11)亦可采用微机控制的压力传感器。当采用液压油作为低压源(10)时,将换向开关K1和换向开关K2移到增孔机体外,用连在活塞两端的换向开关连杆(14)控制换向开关K1和换向开关K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沈阳中科腐蚀控制工程技术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沈阳中科腐蚀控制工程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371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