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民用引风机无效
申请号: | 98237622.7 | 申请日: | 199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351605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2-01 |
发明(设计)人: | 迟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迟安辉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 |
代理公司: | 辽宁利泰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忠达 |
地址: | 116321 辽宁省瓦房***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民用 风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风机,特别是涉及一种装设于乡镇居民烟筒上的引风机。
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乡镇居民已大量使用液化石油气。但是由于我国北方冬季天气寒冷,乡镇居民还都保留着火炕,而液化石油气还只是一种辅助燃料,往往是在来客人或中餐时使用。众所周知,烧火炕,烟筒常常排烟不顺畅,而倒烟,特别是到了冬季,常常因“反风”,烟不往外排,反而从炕灶口往屋内冒,弄得满屋是烟,使人难以忍受,由于倒烟,燃料燃烧不充分,造成浪费能源。为解决此问题,不少用户在烟筒上设置了一种小型引风机,用以强制排烟,以确保排烟顺畅。但是已有的引风机其电机与烟是接触的,即烟从烟道上升,并被引风机的排烟扇上引,经电机后排入大气中。这种结构的引风机,电机受到烟气侵蚀,特别是到了冬季,电机上常常结冰溜,致使排烟扇运转费力,耗能大,电机使用寿命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机不接触烟气的民用引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即:
民用引风机,包括防雨帽,电机、排烟扇、机座、托架、电机室盖和多个排烟管,机座由电机室和排烟扇室构成,电机室和排烟扇室为一次铸造成型的整体结构。在排烟扇室顶部有多个排烟口,排烟口的数量与排烟管的数量相同,排烟口的形状与排烟管下口的形状相同。托架上有多个排烟管插口,排烟管插口的形状与排烟管的横载面形状一致。
电机装在电机室内,其电机壳体固定在电机室壁上,再安装上电机室盖。电机输出轴穿过电机室底板,伸入到排烟扇室内,排烟扇设置在排烟扇室内,并装在电机输出轴上。多个排烟管的下口分别设置在排烟室顶部的多个排烟口上,相互紧密配合。多个排烟管,分别穿过托架上与每一个排烟管相对应的排烟管插口。然后,将排烟管的下端固定在机座上,将排烟管的上端固定在托架上。在托架上固定有3个呈三角形分布的支杆,防雨帽固定在3个支杆的上端。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机是封闭在机座上的电机室内,烟筒里被排烟扇上引的烟气经排烟管排入大气,而不经过电机,因此电机不受污染和侵蚀,使用寿命长,并可保持排烟顺畅,减少电机运转阻力,耗能少,可在广大乡镇居民中推广应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为机座、2为托架、3为排烟管、4为防雨帽、5为电机、6为排烟扇、7为输出轴、8为顶丝、9为支杆、10为顶丝、11为排烟口、12为排烟管插口、13为电机室、14为排烟扇室、15为电机室盖、16为电机室底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民用引风机,包括防雨帽4、电机5、排烟扇6、机座1、托架2、3个排烟管3、3个支杆9和电机室盖15。机座1由电机室13和排烟扇室14构成,电机室13和排烟扇室14为一次铸造成型的整体结构。在排烟扇室14的顶部有3个排烟口11,排烟口11的形状与排烟管3的下口形状一致。电机5设置在机座1的电机室13内,用顶丝8定位,电机5的输出轴穿过电机室底板16,排烟扇6设置在机座1的排烟扇室14内,用顶丝10固定在电机5的输出轴7上。3个排烟扇6的下端口分别坐置在机座1的排烟扇室14顶部的3个排烟口11上,并用螺钉固定在机座1上。电机室盖15固定在电机室13的上端口处,将电机5封闭在电机室13内。托架2上有3个排烟管插口12,排烟管插口12的形状与排烟管3的横截面形状相一致。3个排烟管3,分别穿过托架2上的3个排烟管插口12。在托架2上固定有3个支杆9,3个支杆9呈三角形设置,防雨帽4固定在3个支杆9的上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迟安辉,未经迟安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376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