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盛装合金阳极板的钛质提筐无效
申请号: | 98238116.6 | 申请日: | 1998-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331679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8-04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梅;刘宏伟;宫恩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冶炼厂 |
主分类号: | C25C7/02 | 分类号: | C25C7/02 |
代理公司: | 沈阳有色金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辉 |
地址: | 11002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盛装 合金 阳极板 钛质提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盛装阳极板的钛质提筐,属于对有色冶金过程电解工艺中的专用设备的改进,尤其适合在银电解工序中使用。
现有的银电解工艺,是采用银勾将金银合金阳极板吊挂在银导电棒上,然后放在硝酸银溶液中进行电解。由于电解过程是导电作业,不允许银勾接触液面,否则会引起银勾溶解,使合金阳极板掉入电解液中并影响电解过程的正常进行,因此,合金阳极板约有不大于1/6的面积露出液面,加之电解过程中因为导电差而溶解较慢所剩余的部分残极,其残极率往往达到15%左右,对产出的残极需重新返到前道工序的炉子中返炼重熔并再次铸成合金阳极板,这样一来不仅增加劳动强度,加大中间制品的积压,而且也因重熔返炼时的银回收率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从而给厂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通过对电解工序专用设备的改进,研制了一种盛装合金阳极板的钛质提筐,采用这种钛质提筐进行银电解作业,可在不改变已有银电解工艺设备和技术操作条件的同时,达到减少直至完全消灭银电解过程中存在的残极的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给出的这种盛装合金阳极板的钛质提筐,包括有提手和筐体,其中筐体的骨架系由数根钛质板条焊接面成,其外表面设置有钛质丝网,筐体的上部外延处还设置有至少一组吊钩,以吊挂盛装黑金泥的布袋,为便于银电解作业,在往银导电棒上悬挂钛质提筐时,即可仍采用银勾钩住钛质提筐的办法,也可采用直接将银导电棒穿过钛质提筐把手的办法,还可在筐体上部设置一组钛质板条做为提手,其上开有供悬挂用的沟槽,该沟槽的位置可依板条的从下至上设置若干处,主要供银导电棒直接插入并可视电解作业情况,调节钛质提筐浸入电解液的深度。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给出的实施例,其中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从中可知钛质提筐的筐体骨架4、钛质丝网5及设置在筐体上沿2外部的一组布袋吊钩3的情况;图2为图1的侧视图,展示了设置在筐体上沿2处的作为提手用的钛质板条1,该钛质板条1上开有两道供悬挂用的沟槽;图3为图1的俯视图,介绍了钛质提筐的底部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投资少、收益大、操作简单的特点,做到银电解过程不产生残极,其产品质量保持稳定,生产工艺条件和设备无改变,为生产厂家减少返炼损失及金、银贵金属的积存占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冶炼厂,未经沈阳冶炼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381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