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施肥器无效
申请号: | 98238315.0 | 申请日: | 1998-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335361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9-01 |
发明(设计)人: | 周福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福元 |
主分类号: | A01C15/02 | 分类号: | A01C15/02 |
代理公司: | 辽宁利泰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枢 |
地址: | 110107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施肥 | ||
本实用新型是属于农机具,主要用于玉米、高粱、果树等棵状植物的根部的定量施肥。
小面积农作物施肥(例如,玉米、高梁、果树等的施肥),通常采用人工施肥:一只手提着几斤重的化肥桶,另一只手施肥,在此工作过程中,需要人们经常低着头、弯着腰,因此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稍不注意易被农作物的叶片划伤脸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减轻体力劳动、效率高的施肥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肥料箱、导管,其结构要点是支架上固定有导管、手柄,支架的两侧的导套内的导杆、螺旋体分别同顶杆相连,顶杆以复位弹簧同支架相连,支架轴上活动导管通过拨孔同螺旋体上的拨叉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
1、可减轻体力劳动:
使用本实用新型施肥时,首先将肥料箱装上肥料,随着顶杆顶着施肥处,就可使肥料通过导管、活动导管将肥料施到农作物的根部附近,就免除了人们大弯腰等劳作,大大减轻人们的体力劳动;并可避免农作物叶子划伤脸部;
2、工作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施肥基本上是属半自动化的,肥料经导管、活动导管源源不断地植到农作物附近处,平均1人1天施肥12-15亩。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C-C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施肥视图;
图4是图1的A向示意图;
图5是图3的B向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括肥料箱3、导管2,支架12上固定有导管2、手柄1,支架12的两侧的导套13内的导杆4、螺旋体9分别同顶杆15相连,顶杆15以复位弹簧14同支架12相连,支架12轴5上的活动导管11通过拨孔7同螺旋体9上的拨叉8相连。
可在活动导管11内设置有套管10,使其施肥量既定值,而且在改变施肥量;以顶丝17将套管10固定于活动导管11内。
活动导管11的侧方设置有挡板6,使之活动导管11输出肥料16的同时,挡住肥料16的外流。
使用时,双手握住手柄1,使其顶杆15顶其地表面,与此同时,顶杆15沿支架12向上运动,螺旋体9使拨叉8转动,带动活动导管11转动,将活动导管11内的肥料16导入农作物的根部附近,与此同时,挡板6将导管2挡住,即一次施肥完结;当双手松开、顶杆15复位,与此同时,拨叉8带动活动导管11复位,肥料16再次填到活动导管11内,为下一次施肥作了准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福元,未经周福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383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