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窃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8239074.2 | 申请日: | 199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349579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17 |
发明(设计)人: | 朱应心;张坤;宋振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坤;宋振斌 |
主分类号: | G01R11/24 | 分类号: | G01R11/2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学敏 |
地址: | 150008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窃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在电度表上,供电线上防窃电装置。
目前,供电电度表的防窃电装置已有几种形式,但仍不能解决电度表开启铅封,调整电度表然后再将铅封封好的技术窃电等手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开启铅封窃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线是铅封线(2)一端连接于铅封(8),另一端连接于接触片(4),弹簧(3)套在接触片(4)上,接点(5)与接触片(4)之间有间隙,接点(5)与接线柱(9)的“+”、“-”连接,在附机(6)的壳体内有弹簧(3)、接触片(4)、接点(5)、接线柱(9)、L2、C13、水银开关(K)。接点(5)为两个,在“+”接线柱(9)之间并接L2、C13、水银开关(K)。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防止表前窃电、分流窃电、一火一地窃电、火线零线换相窃电、表倾斜窃电、拆表封窃电,结构简单、操作使用安全可靠。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机电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度表与附机连接结构原理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铅封线(2)一端连接于铅封(8),另一端连接于接触片(4),弹簧(3)套在接触片(4)上,接点(5)与接触片(4)之间有间隙,接点(5)与接线柱(9)的“+”、“-”连接,在附机(6)的壳体内有弹簧(3)、接触片(4)、接点(5)、接线柱(9)、L2、C19、水银开关(K)。接点(5)为两个,在“+”接线柱(9)之间并接L2、C13、水银开关(K)。在电线杆(7)上固定主机(11),供电线(10)接主机(11)“+”、“-”,主机(11)上的“-”接“+”接线柱(9),“-”接线柱(9)接用电器,主机(11)上的“”接两个“”接线柱(9)。由R1、R2、C2组成稳压电路,经D1、D2整流,D3、C3稳压、滤波为IC1、IC2提供直流工作电压。石英晶体(T1)与R5、C4、C5、IC1构成晶体振荡器,R5为负载电阻,C4、C5为匹配电容器。R6为IC1输出负载电阻,振荡信号经R7、C6、C7耦合至A点,D4、D5为限幅二极管。C8将A点信号耦合至D8,经D8检波、C10滤波进入IC2与R10、R11分压电压比较后,IC2的脚“1”输出控制电压由IC2的脚“7”跟随输出经R9驱动IC3光电耦合器控制可控硅BG1和继电器J1的导通与截止,达到控制J1-1断开和闭合。D6、D7构成过压保护电路,B1与C11构成谐振电路,L1、C12为谐振器。当正常工作时,A点信号未被衰减,IC2的脚“2”由D8检出为高电平,IC2的脚“1”输出为低电平,IC2的脚“7”跟随为低电平,IC3光电耦合器未被触发,可控硅(BG1)截止,J1-1闭合,正常供电。当有窃电发生时,A点信号被衰减,IC2的脚“2”由D8检出为低电平,IC2的脚“1”输出高电平,IC2的脚“7”跟随输出为高电平,光电耦合器IC3被触发,可控硅BG1导通,继电器J1吸合,触点J1-1分开,停止正常供电。当有人要打开电度表(1)想窃电时,必须先将铅封线(2)剪断,才能打开电度表(1),而一剪断铅封线(2),则接触片(4)与接点(5)则相接触,此时,就是A点信号被衰减,导致最后使触点J1-1分开,停止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坤;宋振斌,未经张坤;宋振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390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