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脱粒、粉碎、铡草机无效
申请号: | 98239500.0 | 申请日: | 199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354341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2-22 |
发明(设计)人: | 杜连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连忠 |
主分类号: | A01F12/56 | 分类号: | A01F12/56;A01F29/14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贾乐强 |
地址: | 1511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粒 粉碎 铡草机 | ||
本实用新型是属于用于农作物收获的加工机械装置。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需要脱粒、粉碎、铡草的机械的,目前广泛应用的装置大都是功能单一,有的虽然将几种功能合在一起,但设备庞大、复杂,操作也比较麻烦,成本比较高,有的只是季节性的机械。这样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很难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愿望,满足不了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脱粒、粉碎、铡草机,用此装置,有多种功能,一年四季都可使用,其成本低,大大的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机架1、机壳盖2、封板3、振动筛4、传动主轴5、机壳6、进料粉碎槽7、进料口体8、套筛9、出料槽10、进草槽11、底刀12、偏心轴13、滚筒14、中间隔板15、粉碎架16、铡草刀片17、轮锤18、隔板19、角齿、电机、皮带、皮带轮组成,如图1、2、3、4、5所示;其特征在于:封板3分别与机壳6两端部联接,机壳盖2与机壳6联接,机壳6下部有多个筛孔,并与套筛9联接,封盖3分别与机架1联接,滚筒14、粉碎架16分别与传动主轴5联接,并置于机壳6、封板3内,中间隔板15套在传动主轴5上,与机壳6内壁联接,并位于传动主轴5上的滚筒14、粉碎架16之间,传动主轴5一端联接皮带轮,另一端上有偏心块与振动筛4相接,振动筛4与机架1联接,底刀12与中间隔板15、封板3联接固定,进料口体8与机壳6上部联通,隔板19与进料口体8中部相接,进料粉碎槽7两端与进料口体8、机壳6联通,进草槽11与机壳6一端部联通,铡草刀片17、轮锤18分别与粉碎架16两端圆板联接,偏心轴13一端用皮带轮、皮带与传动主轴5联接,另一端部与套筛9下部联接,组成脱粒、粉碎、铡草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由机架1、机壳2、封板3、传动主轴5、套筛9、偏心轴13、滚筒14、粉碎架16等组成。工作时,启动电机,经皮带带动传动主轴5转动,传动主轴工作通过皮带、皮带轮带动偏心轴13转动,传动主轴5上的粉碎架16,滚筒14转动而工作。当需要脱粒时,玉米从进料口体8进入,并打开隔板19,进入机壳6内,这时滚筒上脱粒齿是斜线形螺旋式排列,滚筒14在传动主轴5的带动下传动,将玉米粒脱下,脱粒由机壳6下面的筛孔经套筛9上面的大孔筛子筛过而排出,玉米芯子进入振动筛4,振动筛4在传动主轴5的偏心块作用下而排出,漏粒返回。当需要脱水稻、高梁时,打开机壳盖2,将角齿固定在滚筒14上,电机转动时,可手拿住水稻、高梁杆部在滚筒上翻动,脱的粒落到套筛9的底部筛上,套筛9下部与偏心轴13联接而运动,筛净可直接入袋。当需要粉碎时,用隔板19将进料口体8进入脱粒口盖封,玉米可从进料口体8上部进入,经进料粉碎槽7进入机壳6内的粉碎架16上面,当传动主轴5转动时,带动粉碎架16转动,在粉碎架16上轮锤18的作用下而粉碎后,经出料槽10进入袋即可。当需铡草时,草从进草槽11进入,这时进草槽下面的板上固定皮带轮用皮带与偏心轴13联接而转动,并带动一对进草轮转动而进草,草在轮锤18、铡草刀片17的作用下将草铡好,经出料槽10排出,完成脱粒、粉碎、铡草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有下述优点:本实用新型由机架1、机壳6、振动筛4、套筛9、传动主轴5、偏心轴13、滚筒14、粉碎架16等组成,可以是多用脱粒,而且进料口体8是两用的,可以脱粒,又可粉碎,而且铡草与粉碎是一体,利用粉碎架16、铡草刀片17、轮锤18来完成,进草多少,可动调节进草轮的间隙。出料也用出料槽10即可完成。套筛是多用的,适用于脱粒的大小而应用。此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成本低,一机多用,减轻农民负担,满足农民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进料滚筒、粉碎架处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粉碎架、轮锤、铡草刀片的装配侧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连忠,未经杜连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395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