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下液流混合搅拌器无效
申请号: | 98239698.8 | 申请日: | 199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3594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1-19 |
发明(设计)人: | 于世杰;宋启辉;吴宗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河石油勘探局钻采工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代理公司: | 辽河石油勘探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褚贵良 |
地址: | 12401***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混合 搅拌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稠油和高凝油开采中,用于有杆泵采油井井下的液流混合搅拌装置,属井下工具类。
在稠油和高凝油开采过程中,由于原油粘度高,流动阻力大,存在着进泵困难和举升困难两大难题。目前,一般采用泵下掺化学药剂降粘和用井下电加热装置加热两种方法来降低井下原油的粘度,以提高原油的进泵效率和解决举升问题。泵下掺化学剂降粘的效果,取决于化学药剂在井下和原油充分均匀混合的程度。为了提高混合效果,现有技术中采用了很多搅拌的方法,包括机械搅拌和水力搅拌,其中CN2131973专利提出一种井下搅拌器,在稠油井掺油降粘开采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该搅拌器由壳体、叶轮和扼式轮轴承组成。但该搅拌器在使用中受井下液流速度和串联搅拌器的数量的影响,要想取得理想效果,井下液流必须达到一定速度,且需要足够串联级数的搅拌器,即该搅拌器利用动能程度有限,这样就在应用方面受到了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液流混合搅拌器,该搅拌器在充分地利用了液流的动能之外,还能利用与之配用的空心抽油杆上下移动的动能,使由空心杆中掺入的化学药剂和原油进行均匀的混合,达到降低稠油粘度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井下液流混合搅拌器由定子、转子、轴承、上部压帽和下部压堵等组成。定子置于井下液流混合搅拌器的中心,是一个空心轴状零件,周向沿内孔切线方向均匀分布地开出数个液流出口,定子上下两端加工有与空心杆连接的螺纹和用于轴承压紧的螺纹,并且加工有安装轴承的轴肩。定子的外面是转子,转子是一个筒状零件,其周向也开有与定子同等数量的均布的液流出口,两出口之间还加工有突出的凸条,以获得更高的液压功能。为了保证定子和转子之间的相对转动,两者之间上下端都安装了滚动轴承,滚动轴承分别用上压帽和下部压堵压紧,下部压堵还起封堵井下液流混合搅拌器下部通口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井下液流混合搅拌器的工作原理是:化学药剂通过与之相连的空心杆的内孔进入定子内腔,在一定压力作用下,通过定子上和转子上的液力孔道排出。由于孔道的方向作用和水力对凸条的冲击作用驱动转子转动,同时,搅拌器随空心抽油杆的上下运动及水力搅拌器作用,构成三元作用,使原油和化学掺入剂充分混合。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能量综合利用率高,化学药剂和原油混合更加均匀,降低了稠油和高凝油开采的成本。
附图1是井下液流混合搅拌器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1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中的井下液流混合搅拌器由上部压帽1、定子2、转子3、轴承组4、下部压堵5构成。中间是定子2,上部压帽1、轴承组4的上轴承、转子3、轴承组4的下轴承和下部压堵5依次装在定子上,并最后用上部压帽1和下部压帽5锁紧。井下液流混合搅拌器的最上端设计有与空心抽油杆相连的螺纹,定子2和转子3上的液流孔道的位置和角度设计的凸条都经过水力学的精确计算,以获得最大功能。井下液流混合搅拌器所用轴承为滚动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河石油勘探局钻采工艺研究院,未经辽河石油勘探局钻采工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396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功率无声放电二氧化碳激光器新型电极结构
- 下一篇:水套式循环清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