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烧锅炉无效
申请号: | 98240010.1 | 申请日: | 1998-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347054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03 |
发明(设计)人: | 邱桂椿;吴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桂椿 |
主分类号: | F22B25/00 | 分类号: | F22B25/00;F22B15/00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学斌,陈传林 |
地址: | 13370***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锅 | ||
一种手烧锅炉,属于采暖、供热装置。
现有的DZ型手烧锅炉是在灰膛与炉排之间设置一次风箱,一次风箱通过炉排向炉膛吹入一次风,其风量随煤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弱,使炉膛出现高温少氧的环境,而这时的挥发份分解的物质一碳氢化合物急需供氧燃烧,这种矛盾导致锅炉大量黑烟的形成,严重污染大气环境;为减少煤层厚度,利于一次风吹入炉膛,需经常向炉膛加煤和及时清除煤灰,劳动强度大,且存在着煤在燃烧不彻底的情况下清出炉膛,增加了锅炉的热损失和燃煤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烧充分、热效率高、节煤、降低污染的手烧锅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手烧锅炉,包括内炉体(26),在内炉体(26)内设置炉膛(7),在炉膛(7)的上方、内炉体(26)上置有锅筒(8),锅筒(8)与进水管(13)和排水管(12)连通,在炉膛(7)的底部设有炉排(10),在炉膛(7)的前端设有炉门(22),在灰膛(24)与炉排(10)之间设有一次风箱(3),在内炉体(26)内设有烟道(27),烟道(27)与排烟口(9)连通,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在烟道(27)中设置的二次风箱(1),二次内箱(1)与在炉膛(7)周壁上设置的热导管(6)连通,在热导管(6)上设置若干个喷风孔(5),在销筒(8)内设置过烟道(15),过烟通道(15)与前烟箱(21)和烟道(27)连通。
在所述的一次风箱(1)的通道设置风量控制拉杆(4),在二次风管(11)上设置二次风控制门(2)。
在所述的热导管(6)上设置的若干个喷风孔(5)为倾斜孔。
所述的热导管(6)设置的若干个喷风孔(5)为倾斜孔,其倾角α为10°-15°。
本实用新型的手烧锅炉同现有的手烧锅炉相比,由于在本实用新型的手烧锅炉的烟道中设置了二次风箱,二次风箱与一次风箱连通,二次风箱与热导管连通,热导管具有向炉膛吹入二次风的倾斜孔;一次和二次风的风量可控;在锅筒(8)内调置热烟过烟道等结构。具有使炉膛中的燃烧环境总是处在高温足氧的状态,使燃煤充分燃烧,锅炉热效率高,节煤,降低污染等优点。经过对本实用新型的手烧锅炉检测,排烟浓度比DZ型锅炉降低35%,林格曼黑度控制在一级,节煤10%,锅炉升温到产气比DZ型锅炉提高20分钟,清炉次数比DZ型锅炉减少2-3次。
下面利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烧锅炉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示意图。
参照图1-2,手烧锅炉具有内炉体(26),在内炉体(26)内设置炉膛(7),在炉膛(7)的上方、内炉体(26)上置有锅筒(8),锅筒(8)与进水管(13)和排水管(12)连通,在锅筒(8)上设有安全阀(17)、蒸汽出口(19)、压力表(20)、检测口(18)、吊环(16),在锅筒(8)内设有过烟通道(15),在锅筒(8)的前端设有前烟箱(21),在内炉体(26)内设有烟道(27),烟经炉膛(7)进入烟道(27),从烟道(27)进入锅筒(8)内的过烟通道(15),从过烟通道(15)进入锅筒(8)的前烟箱(21),从前烟箱(21)再经过烟通道(15)、烟道(27),从排烟口(9)排出。在炉膛(7)的底部设有炉排(10),在炉膛(7)的前端设有炉门(22),在灰膛(24)与炉排(10)之间设有一次风箱(3),一次风箱(3)与二次风管(11)和二次风箱(1)连通,二次风箱(1)与在炉膛(7)周壁上设置的热导管(6)连通,在热导管(6)上设置若干个喷风孔(5),喷风孔(5)为倾斜孔,其倾角α为10°-15°为宜,导热管(6)的周边包有保护层(23)。在一次风箱(3)的通道设置风量控制拉杆(4),在二次风管(11)上设置二次风控制门(2)。手烧锅炉周边有保温层(14),保温层(14)外为外炉体(25)。
本实用新型的手烧锅炉工作过程:当加煤或调节煤层厚度时,调节风量控制拉杆(4),开启二次风控制门(2),通过风箱(1)将热风进入导风管(6),由导风管(6)的喷风孔(5)向炉膛(7)吹入二次热风,根据燃烧质量来调节二次风量和供风时间,达到炉膛(7)无黑烟,燃尽的烟气通过锅筒(8)两回程后,由烟道口(9)排入大气,或在烟道口(9)设有除尘器,经除尘器,再排入大气效果更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桂椿,未经邱桂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400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良好缓冲功能的鞋底
- 下一篇:头型矫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