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机微波防护器无效
申请号: | 98240052.7 | 申请日: | 199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3876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12 |
发明(设计)人: | 陶钧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钧炳 |
主分类号: | H04Q7/32 | 分类号: | H04Q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6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微波 防护 | ||
一种无绳电话微波防护装置,涉及预防医学,属于通讯类劳动保护器具。
无绳电话俗称手机,包括大哥大、二哥大、对讲机等,是近年兴起的一种快捷、方便、高效的通讯工具,并日益成为现代通信的主体,使用人数迅猛增长。目前我国有2千万手机使用者,并且使用人数以每年百分之二百的速度递增。手机的功率一般小于2瓦。微波辐射强度为600-1100微瓦/平方厘米,对讲机的辐射强度为1100-4000微瓦/平方厘米,已超过国家防护标准。我国现行的微波卫生防护标准规定:职业人员应小于100微瓦/平方厘米,公众防护应小于40微瓦/平方厘米。微波对于生物体的不良影响,如能引起脑肿瘤、白血病、白内障、神经衰弱综合症、生殖和性功能下降、不良遗传效应等,已被许多实验所证实。这种微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却实实在在的存在,并危害着越来越多人的健康,所以对微波的防护已成为劳动保护工作中亟需解决的课题。
既然微波对人体有危害,而且手机的微波超过了安全标准,所以各国都在加紧研究防护的方法和措施。我国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防护装置,市场上有日本的电磁通,德国的防辐射晶片,美国的EASY-TONE易通卡,台湾的贴易通健康IC,北京的TM电磁消等。又如中国专利9720087.9,93238485.7,97111706.3等。但经过测试有的没有防护作用,有的防护效果较小,有的难以实施,均未较好地解决问题。当今国内外无一有效、理想的手机微波辐射防护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手机微波防护装置,其目的是:在不影响手机正常使用的前提下,消除微波对于人脑的辐射。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在保护主体与微波发射源之间设置微波防护材料。制成耳孔罩、封边条、天线挡片等,并使其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屏蔽层,使保护主体与微波发射源相隔离。
所述的防护材料包括微波反射材料和微波吸收材料,反射材料采用电阻率较低的金属材料,如银、铜、铝等等,可制成箔膜、丝网,也可以喷涂于手机壳或手机套上。吸收材料采用橡胶、乳胶等粘胶剂与石墨、炭黑等混合而成。把这种混合物涂复于金属材料上,使反射材料(1)与吸收材料(2)结合在一起,形成由一层金属材料和一层石墨、炭黑用粘胶剂复合而成的薄片。如图1所示。有利于反射吸收微波,还可以有效的防止电磁波污染。
所述的置于手机与人脑之间的微波防护材料可设置于手机壳里、手机套上、也可以直接粘贴在手机的表面上。如图2所示,由塑料膜(3)、金属箔(4)、胶粘剂(5)、封底纸(6)等组成专门粘贴用的防护材料。
所述的耳孔罩设置于手机的耳孔处,主要防止由耳孔泄漏的微波经耳朵进入大脑。由于手机的通话声音由此发出,所以必须保证通话质量,使声音清晰明亮,其方法是采用金属丝网,或打有微小细孔的金属膜片。其单层金属丝网应大于350目,双层交叠的丝网应大于250目,金属膜片上的细孔的直径应小于0.5毫米。这样,既能防止微波的辐射,又不影响声音效果。
所述的封边条设置于手机的边缘以及耳孔罩的边缘,主要隔绝边缘泄漏的微波对大脑的辐射,用复合防护材料制成长条型,并互相联接。但不能设置于手机的背面,不超过手机体厚度的二分之一。
所述的天线档片,设置于手机天线靠人脑侧,呈圆弧型,其弧长不大于天线周长的二分之一。
附图说明:图1是复合防护膜结构图。图2是粘贴型防护膜结构图。图3是实施例微波防护器结构图。
实施例:大家乐手机微波防护器又称手机贴,如图3所示,它包括耳孔罩(9)、封边条、(8)、天线挡片(7)、等部分组成,其中耳孔罩(9)采用500目不锈钢丝网,在耳孔罩(9)附近以及手机边缘的封边条(8)采用铝箔炭黑不干胶的复合薄片。底版垫一层光面纸。正面印刷文字与图案并用塑料膜覆盖。为了使其粘贴平整、减少褶皱,适应各种手机的不同曲面,在耳孔罩的四边设有几道割缝(10)。天线挡片(7)采用铝箔加粘胶剂材料制成。该产品尺寸根据最大的手机设计,对于形状较小的手机,可剪掉多余部分,以适合之。安装在手机时,耳孔罩(9)对准手机听筒。天线挡片(7)安装在天线靠人脑侧。封边条(8)分别压住耳孔罩(9)的四周及手机的边缘,不得设置于手机的背面,但又不能超过手机厚度的一半。手机的键盘、视屏、话筒、指示灯、喇叭孔、开关、外接孔,凡是被遮盖着的都应剪开一口,以免被封住。
工作时,大部分微波被反射到远离人脑的一面,同时,将剩余的接收和发射频率及其他噪波也被阻挡在手机的背侧,从而消除了手机微波对人脑侧的辐射,其近场辐射功率密度大大底于现行国际卫生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钧炳,未经陶钧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400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包家用沼气囊
- 下一篇:综合误差自动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