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土搅拌车无效
申请号: | 98240395.X | 申请日: | 1998-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3641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2-16 |
发明(设计)人: | 吴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立新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搅拌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车,是一种建筑机械设备。
近年来,随着铁路、公路、桥梁以及高层建筑的大量兴建,对高强度、大浇筑量混凝土构件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对混凝土搅拌机械的性能要求已不仅限于搅拌均匀、效率高,对拌和前的配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工程已严格禁止人工配料,这样有越来越多的施工单位采用专门的配料设备来控制搅拌前各种物料的用量比例。但是,目前的配料机与搅拌机是相互独立的两种机械设备。配料设备一般包括储料斗和计量料斗,物料从储料斗给出后,需要经过计量料斗的计量,然后经过短途运输进入搅拌机的一般设在地平面以下的上料斗内,经上料提升机构提升到搅拌机内。搅拌和配料需要分别操作,在使用中协调匹配性较差,并且还存在着两台独立设备之间的物料运输问题,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施工成本。另外,庞大笨重的配料和搅拌机械在转移时,需要大型吊装和运输设备,给施工单位增加了困难,并且移动后尚需重新进行安装固定和调试,需要大量的辅助工时,因此很难适应施工场所经常转移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兼有配料功能的搅拌设备,即混凝土搅拌车,以增强配料和搅拌两种操作之间的协调程度,并且为设备的方便转移创造条件。
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按下述方式实现的。
混凝土搅拌车,有一个车台,车台上设有搅拌机、上料斗及上料提升机构,同时,车台上还设置储料斗,储料斗和上料斗之间设置输送物料的皮带机。对物料的计量可采用下述两种办法:1、输送皮带机配置对其所输送物料进行计量的电子计量装置;2、上料斗配置对其中物料进行计量的计量装置。
物料从储料斗经给料器给出后,由皮带机直接输送入搅拌机的上料斗,皮带机或上料斗配置的计量装置对各种物料的用量进行计量。上料斗通过提升机构,被提升至一定高度,其中的物料倒入搅拌机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搅拌车,将配料设备与搅拌设备以及有关配套装置一起设在同一个车台上,并且摘除了配料设备中专门的计量料斗,用搅拌机的上料斗兼作计量料斗,或用电子皮带秤直接进行计量,有效地降低了设备的高度,使符合与装载机配合的条件。这样,取消了配料和搅拌之间的短途运输过程,减少了配料和搅拌之间的环节,使二者的连接十分紧凑。具体讲,这种搅拌车有以下优点:
1、增强了配料和搅拌两个操作过程之间的协调匹配程度,免去了配料和搅拌之间的运输作业,充分利用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施工费用。
2、可减少操作人员,提高了设备在无人工操作情况下自动运行的程度。
3、移动和转移方便。在车台上加装轮子,转移时不必吊装,使用汽车或拖拉机即可拖运,转移后不需要重新进行安装固定、协调和调试,能立即投入使用,减少了辅助工时,能够适应施工场所经常短途和长途转移的要求。
4、该技术方案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减少了某些环节和装置,并不增加新的特别的结构,完全是利用现有的计量、传动及控制等技术,因此结构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附图1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皮带机配置计量装置的混凝土搅拌车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和附图3分别是上料斗配置两种不同计量装置的搅拌车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附图2和附图3中上料提升机构与上料斗之间关系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附图4中连接件(8)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包括:车台(1),搅拌机(2),上料斗(3),上料提升机构(4),储料斗(5),输送皮带机(6),计量装置(7),连接件(8),组成连接件的挂勾(81)和(82),上料斗的计量支撑件(9),上料斗的关门器(10),提升电机(11),储料斗的给料器(12)等。
如附图1所示的混凝土搅拌车,有一个车台(1),车台上设有搅拌机(2)、上料斗(3)及上料提升机构(4);车台上还设置储料斗(5),储料斗和上料斗之间设置输送物料的皮带机(6);输送皮带机配置对其所输送物料进行计量的电子计量装置(7),也就是说,储料斗和上料斗之间设置电子皮带秤。
如附图2、附图3和附图4所示的搅拌车,有一个车台(1),车台上设有搅拌机(2)、上料斗(3)及上料提升机构(4);车台上还设置了储料斗(5),储料斗和上料斗之间设置输送物料的皮带机(6),上料斗配置对其中物料进行计量的计量装置(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立新,未经吴立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403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生物肥料发酵装置
- 下一篇:嵌入式预埋螺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