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管路制动主缸无效
申请号: | 98240588.X | 申请日: | 1998-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352748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2-08 |
发明(设计)人: | 郑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荣华 |
主分类号: | F15B15/08 | 分类号: | F15B15/08 |
代理公司: | 鹰潭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少华 |
地址: | 335401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管 制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液压制动系统中的双管路制动主缸。
目前普遍使用的双管路制动主缸,由前后两个连为一个整体相互独立的主缸回路组成,后主缸的液压由前主缸的液压或推力产生,为了能在短时间内消除制动蹄片的间隙,制动主缸的内径设计比较大,以便短时间内能有大量的油液注入制动轮缸,但是由于主缸内径较大,其产生的液压不高,制动效果不甚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液压高,制动效果好的双管路制动主缸。
本实用新型同普通双管路制动主缸一样,包括前后两个连为一个整体相互独立的主缸回路,只不过在前主缸与后主缸相连接的一端增设一个内径小于前主缸内径的增压缸,前主缸里的活塞的尾部增设一个与该增压缸相配套使用的带密封圈的增压活塞。在前主缸的缸腔里设有一个回油孔,该回油孔由定压球阀封闭,控制前主缸腔里的液压为3-5千克f/cm2。一旦超过该液压,定压球阀打开回油孔,前主缸里的油液从回油孔里回流到储油罐。主缸腔与增压腔有一个通道,该通遭设在增压活塞里,一端开口于主缸腔里,另一端开口于增压腔里并由球阀控制通道的开闭。另外增压缸的前部有一油孔与前主缸相通,其开闭由增压活塞移动位置控制。
本实用新型由于增加一个内径较小的增压缸,在前主缸的压力达到一定情况下前主缸里的油液不再进入增压缸里,由增压缸内自身产生液压,这样在相同外界推力下,增压缸产生的液压要比现有技术主缸产生的液压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现有技术中的双管路高压制动主缸剖面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本实用新型包括连为一整体前后主缸1、2。每个主缸里有独立液压回路,后主缸产生的液压,依赖于前主缸产生的液压或推力。在前主缸与后主缸相连接的一端增设一个内径小于前主缸的内径的增压缸3,在前主缸1里的活塞尾部增设一个与增压缸3相配套带密封圈10的增压活塞4,前主缸1上设有一个回油孔6,该回油孔由带弹簧的定压球阀7控制,该球阀7设计的定压为3-6千克f/cm2,前主缸1与增压缸3之间有一个通道8,该通道8设在增压活塞4的里面,一端开口于主缸腔里,另一端开口于增压腔里。该通道由带弹簧的球阀9控制其关闭。增压缸前部有一油孔11与前主缸相通。其开闭由增压活塞移动位置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在主缸工作过程中,在制动预备阶段,即刚踏下制动踏板时,推杆推动前主缸活塞向后移动,前主缸活塞与后主缸活塞之同产生压力,由于前主缸产生的压力较增压缸产生的压力升高快,前主缸腔内大部分油液克服球阀9上弹簧的弹力打开球伐进入增压缸里,随着推杆的继续后移,前主缸与增压缸里的油压升高,当液压达到3-5千克f/cm2时,制动蹄片同隙基本消除,此时开始进入制动状态。当油压超过3-5千克f/cm2左右时,球阀7开启。前主缸的油液由回油孔6返回储油罐开始卸压。此时由于增压缸的液压大干前主缸的液压,球阀9关团管道8,前制动回路的工作主缸转移到增压缸里。由于增压缸内径小于前主缸的内径,其产生的液压高于现有技术的主缸液压。同时后主缸产生的液压也高于现有技术的主缸液压。在解除制动时,前后活塞向前移动回复原位,增压缸上的油孔11打开,制动液由轮缸经管路回流至增压缸,并通过增压缸油孔11进入前主缸,再由前主缸补偿孔返回到储油罐中、此时制动过程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荣华,未经郑荣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405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高效节能金属焊割气气化增压平衡防爆装置
- 下一篇:改进型两用式婴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