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化油器后进气门前加氧降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8240746.7 | 申请日: | 199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3618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2-02 |
发明(设计)人: | 罗骏松;何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骏松;何涛 |
主分类号: | F02M25/10 | 分类号: | F02M25/10 |
代理公司: | 昆明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玉 |
地址: | 650224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化油器 后进 门前 加氧降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降低汽车发动机废气污染的降污装置。
汽车废气中的CO及HC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而净化废气的原理是让CO和HC与氧充分反应后产生无害的CO2和H2O。目前国内多使用一些在排气管上进行处理,但多因排气中的氧含量低,处理后的效果不理想,特别是使用催化剂时,由于缺氧,催化剂的效果更不近人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过适当增加汽车的发动机进气端的进气氧含量,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性能,燃烧后排出的废气中的氧含量提高的汽车化油器后进气口前降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是这样的,由包括化油器1,发动机进气管3,节气门臂7及在化油器1后进气管3前安装的一个加氧气垫2,一个与在化油器1上的节气门拉线4上有一个与节气门拉线联动的用于调整进入加氧气垫(2)空气量的控制阀及过滤器5,一端联于控制阀及过滤器5另一端联于加氧气垫2的进气口9的气管6组成。所述的加氧气垫2的侧面有一个通向气垫中心的可向气垫中孔内通入空气的进气口9。所述的控制阀及过滤器5由伸入过滤室12内的拉杆11,过滤室12,位于过滤室12前端出气端并固定于拉杆11上的用于打开及封闭过滤室出气端的阀门18,位于拉杆11上阀门18前端的将阀门拉离过滤室前端出气端的限位弹簧17及和气管6相联的出气口14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效果是这样的,由于本装置采用了在化油器后进气门前加入空气,通过气管向加氧气垫的中孔内加入空气对混合燃料进行二次雾化,让气和油更进一步混合均匀,使发动机可以在稀混合比燃料状况下燃烧,燃烧后排出废气中的氧含量提高,使催化剂可以反应。当车辆在高速状况下时,为获得足够的驱动力,需要发动机在高转速下提供大功率,这时,通过节气门拉线,牵动拉杆,带动阀门移向过滤室前端出气端使通过的空气量减少或停止,控制二次空气的供应量,以使发动机能有浓混合比的燃料用于燃烧,以获得足够的功率。而且,发动机在高转速时燃烧状况良好,排出的废气中CO和HC的含量较少,能够达到排放要求。而当车辆低速或怠速时,不需大量动力,高油气混合比的燃料在发动机中燃烧不完全,污染很大,这时,由地节气门未踏下或踏下不多,阀门在限位弹簧的作用下,离开过滤室出气端,出气端有较多的气体通过气管补向加氧气垫,使油气混合比降低,使排气得到改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阀及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加氧气垫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由包括化油器1,发动机进气管3,节气门臂7及在化油器1后进气管3前安装的一个加氧气垫2,一个与在化油器1上的节气门拉线4上相联的与节气门拉线联动的用于调整使节气门在一定角度内时向混合气体二次送入一定量的空气而当节气门开启到一定角度为获得足够的驱动力时,能够减少或停止二次空气量的控制阀及过滤器5,一端联于控制阀及过滤器5另一端联于加氧气垫2的进气口9的气管6组成。所述的加氧气垫2的两端分别联接于化油器1及进气管3,其侧面有一个向气垫中孔内通入空气的进气口9。所述的控制阀及过滤器5由伸入过滤室12内的拉杆11,过滤室12,位于过滤室12前端出气端并固定于拉杆11上的用于打开及封闭过滤室出气端的阀门18,位于拉杆11上阀门前端的使阀门离开过滤室前端出气端的限位弹簧17及和气管6相联的出气口14组成,有一个与节气门连接的调整装置8,通过此装置用于与节气门联接,并可根据不同的车况进行调整。15为限位弹簧固定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骏松;何涛,未经罗骏松;何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407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