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运动载体防碰撞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8241520.6 | 申请日: | 199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334637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茂;杨健;黄怀正;刘向群;邓道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茂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动 载体 碰撞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一种运动载体防碰撞技术领域,特别属于具有较高运动速度载体的防碰撞技术。
众所周知,运动载体碰撞事故经常发生,而且往往造成十分巨大的损失,例如火车相撞、飞机降落时与地面相撞,而汽车相撞的事故就更为频繁。目前国内外在运动载体防碰撞技术方面,有利用电子或红外技术制成的防撞设施,但在机械防撞方面尚没有实用的、成熟的技术,只是在汽车领域有一些简单的防撞措施,例如在汽车前沿安装保险杠,还有为保护驾驶员安全使用气囊等,但其防撞效果均不理想,往往造成车毁人亡。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动载体防撞装置,使具有一定速度的运动载体发生碰撞时变刚性碰撞为弹性碰撞,大大延长碰撞时间,释放碰撞能量,从而达到保护操作人员安全和载体本身的完整。
运动载体防撞装置见图1,它主要由防撞板(1)、弹簧(2)、活塞杆(3)、活塞(4)、汽缸(5)、介质(6)、泄压孔(7)、膜片(8)、介质注入孔(9)组成。防撞板(1)根据不同运动载体(如火车、汽车、飞机着陆、轮船、航天器回收装置等)采用不同的优质材料和不同的尺寸。弹簧(2)根据不同运动载体选择不同的刚度和尺寸。汽缸(5)内充满不可压缩介质(6),例如机油、水等。在汽缸壁上根据需要开一个或多个泄压孔(7),在孔上安装可承受不同压力的膜片(8),安装次序是承受压力小的膜片在汽缸前部。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当运动载体以一定速度碰撞时,防撞板(1)压缩弹簧(2),初步达到减振目的,同时推动活塞杆(3)向前运动,活塞杆带动活塞(4)压缩汽缸(5)中的不可压缩介质(6),缸内压力升高,升高至第一个膜片压力设计值时,膜片破裂,介质由泄压孔(7)泄出;由于碰撞时产生的巨大能量,使活塞(4)继续向前运动,当压力升高至第二个膜片压力设计值时,膜片破裂,介质又由第二个泄压孔泄出;……。上述运动过程使刚性碰撞变为弹性碰撞,延长了碰撞时间,此外由于介质泄出,使碰撞的能量大部分排除在运动载体以外,从而达到保护运动载体的目的。根据运动载体重量和运动速度的不同,一个运动载体上可同时安装多个防碰撞装置。
附图说明。图1为运动载体防碰撞装置示意图。图中:1-防撞板,2-弹簧,3-活塞杆,4-活塞,5-汽缸,6-介质,7-泄压孔,8-膜片,9-介质注入孔。
实施例。一个重量为36吨的运动载体,以2公里/小时的速度撞击一个3吨重的固定物体,在该物体上安装本发明提供的一个防碰撞装置。防撞板为10毫米厚的45号钢板,尺寸为200毫米×200毫米,活塞杆固定在防撞板上,弹簧套在活塞杆上,活塞由厚度为10毫米、直径为120毫米的45号钢板制成,汽缸内径为120毫米,长为200毫米,壁厚为5毫米,其材质也为45号钢板,第一个泄压孔距汽缸前端60毫米,第二个泄压孔距汽缸后端20毫米。实验结果表明,3吨重的物体和防撞装置均完好无损。如果3吨重的汽车前部安装4个为一组的防碰撞装置,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换算成小汽车撞击时的速度为96公里/小时,汽车也完好无损。可见本装置防撞效果十分理想。运动载体防碰撞装置适用于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着陆、航天器回收装置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茂,未经张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415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