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随身飞微型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98241833.7 | 申请日: | 1998-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350284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24 |
发明(设计)人: | 赵幼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幼仪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随身 微型 自行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积小巧轻便,可以随身携带的微型折叠自行车。
自行车技术虽经不断改造,但体积限于轮径无法再缩小,无论怎样折叠仍显庞大苯重,不便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通于缩小轮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令自行车积体超小重量超轻而速度并不减慢,从而实现人们随身携带自行车走遍天下的梦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全部新发明包括后承重折叠车架、小尺寸车轮、折叠伸缩车把、车座系统、中间加速器、弹性前叉以及转向大腿几部分;后承重折叠架的横梁上有一只车梁折叠卡,折叠卡前面的横梁与三通相连,折叠卡后面的横梁与五通相连,后叉架从五通斜向下方有一个角度,在后叉嘴附近有从后叉架上竖直向上伸出的竖梁,稳定梁一端固定在五通上,另一端固定在竖梁上,使后叉架、竖梁及稳定梁构成了一个竖固的三角形,在稳定梁与竖梁之间的连接处,设有连接轴孔;竖梁靠近后叉嘴的距离不是唯一的,竖梁的极限位置在后叉嘴上方,竖梁上开有长槽形孔做为升降轨,竖梁内部装有尺寸配合严密但可以自由滑动的座梁锁芯,并在座梁锁芯上打孔安装一锁芯快拆拉杆,使座梁锁芯可以沿升降轨上下运动并随意锁定位置;折叠伸缩车座系统由座叉梁、座桩、座杆及车座组成,在座叉梁的下端设有座梁旋转支架,旋转支架上开有固定孔,使用销轴穿过此支架固定孔和竖梁上的连接轴孔,可将座叉梁与折叠车架连接固定在一起;将座叉梁旋转竖直立起,使座叉梁可与竖梁相对正,向上推动快拆拉杆沿升降轨上升至顶端,使得锁芯深入座叉梁中,此时压紧快拆,座叉梁与竖梁便被紧紧锁成一体;将座杆从座桩中拔出,调整到需要的高度,压紧车座快拆拉杆,车座便调整完毕,相反,松开车座拉杆,松开并沿升降轨推下锁芯拉杆,车座杆收缩座叉梁可旋转放倒在竖梁前面;折叠伸缩车把系统由车把折叠卡、把桩、车把把杆及车把组成,车把折叠卡在把桩的下端,可以旋紧在固定前叉管上,把桩的上端设有一车把快拆拉杆,将车把把杆从把桩中拉出,调整所需的高度,压紧车把快拆拉杆,车把便调整固定完毕,相反,松开车把快拆拉杆,打开车把折叠卡,车把便可以收缩并放倒在横梁旁边;中间加速器是由两个不同尺寸的牙轮组成同轴轮,组成的形式不是唯一的,可以是整体型加工而成,也可用两个单片牙轮使用各种轴承拼装,此加速器安装在后叉架或竖梁上,用一根链条将轮盘与较小的牙轮链接,中间可加装一导链轮,用另一根把链条将飞轮与较大的牙轮链接,使得两组链接牙轮各在一条直线上,当轮盘转动时,飞轮顺畅地跟随转动;可转向大腿装置由固定臂、转动臂、旋转定位锁和制动锁组成,固定臂上方与中轴连接,其下部有一段圆柱形杆,在圆柱形杆的横截面方向上,开设一互成直角的曲折凹槽,转动臂的下端与脚蹬连接,其上部是一圆筒状管,圆筒内径与固定臂圆柱形杆的外径相吻合,两者可互相套接灵活转动,在圆筒状管的端部设有锁环,锁环上与固定臂的曲折凹槽相对应处开有锁孔,在锁孔中插入长方形锁舌,并使用螺钉在锁环上固定,便组成旋转定位锁,应使转动臂只能转动90°停止,在固定臂上安装由外壳、锁头、开关钮及弹簧组成的制动锁,并设定转动臂转至脚蹬与轮盘垂直向外停止,此时锁头与锁环上的锁口正好相对,在弹力作用下锁头可自动弹出卡进锁口,锁定转动臂不能向回转动;相反,在收折脚蹬时,只需拨动开关钮令锁头退回,转动臂即可向回转动90°使得脚蹬与轮盘平行时停止;小尺寸车轮的大小不是唯一的,可以采用20″、16″、14″或更小的12″标准或非标准车轮,前轮可以与后轮尺寸相同,也可以比后轮的尺寸更小;弹性前叉系统由前叉、前叉立管、固定前叉管、销钉及弹簧组成,前叉立管上沿纵轴方向开设滑动键槽,固定前叉管上设孔套丝,前叉立管套入固定前叉管配合严密但可自由滑动,使用销钉穿过前叉立管的滑动键槽并在固定前叉管的螺孔中拧紧,从固定前叉管上端开口处放入弹簧,然后将把桩折叠卡旋紧在固定前叉管的上端,弹性前叉管安装完毕。
本实用新型由于设计了后承重折叠车架,车架虽然简单轻便,但其力学结构使得横梁和前轮承重很小,骑行时具有稳定坚固、轻便灵活的特点,由于设置了中间加速器,虽然车轮尺寸大大缩小,但其速度却得到补偿,由于车架、车把、车座、脚蹬的折缩机制,使得折叠后体积小巧,无论大人小孩,都可以出门携带,实现了自行车随身携带的技术突破。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为本新型提供的一种整车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后承重折叠车架示意图。
图3为锁芯拉杆工作示意图。
图4为转向大腿构造示意图。
图5为中间加速器构造示意图。
图6为弹性前叉构造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幼仪,未经赵幼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418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