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织网机加大网目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8242711.5 | 申请日: | 1998-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351456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其;赵志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进市五洋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C3/00 | 分类号: | D04C3/00;A01K69/06 |
代理公司: | 武进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16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网 加大 网目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网纺织机械领域,特别是通过对织网机上控制网结形成的凸轮连杆机构的控制,达到加大网结网目的装置。
现有技术中,织网机网结的形成是由上勾、下勾及孔板三个主要部件的协调配合动作辅以送经和卷网机构的作用而形成。一般是主轴每转一转,三个主要部件协调动作一次,送经、卷网机构也工作一次,从而打一次结。因孔板和上勾的前后位置与网结的形成关系重大,而孔板与上勾的前后位置是由孔板前后凸轮控制,所以网结的形成可由控制孔板的前后凸轮来调节,从而影响网目大小。而传统的网目加大措施仅是加大卷网凸轮的动程,增加送线量,但往往因受机器技术性能的限制不能编织更大的网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控制孔板前后凸轮工作状态的织网机加大网目控制装置,使孔板每转三转中只有一转处于工作状态,使其在同样工作条件下,网目扩大三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主轴1与主轴上方的摆轴2,主轴1上固定有孔板前后凸轮11,摆轴2上固定有摆臂21,摆臂21一端的滚子211可与孔板前后凸轮11接触,主轴1下方设一附轴3,附轴3上装有相互紧固的大齿轮31、让档凸轮32与滑套33,连杆34一端套联在滑套33上,另一端与固定在摆轴2上的摆杆22销联,连杆34上固定有可与让档凸轮32接触的滚子341,大齿轮31外啮合一中间轮4,中间轮4与装在主轴1上的小齿轮12啮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措施,前述大齿轮31与小齿轮12的速比为3∶1,前述让档凸轮32的高点弧度与低点弧度之比为2∶1。
在传统织网机上使用本实用新型,如大齿轮与小齿轮的速比为3∶1,则主轴转3转,大齿轮转一转,通过本实用新型作用,使孔板前后凸轮只有一转为工作状态,其余为空转,即不打结,从而使网目扩大3倍。比传统的加大卷网凸轮动程、增加送线量的效果大大提高,且网目扩大的程度不受机器本身技术性能等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述实施例。
织网机的主轴1上固定有孔板前后凸轮11,摆轴2上固定有摆臂21,摆臂21一端的滚子211可与孔板前后凸轮11接触,主轴1下方设一附轴3,附轴3上装有相互紧固的大齿轮31、让档凸轮32与滑套33,连杆34一端套联在滑套33上,另一端与固定在摆轴2上的摆杆22销联,连杆34上固定有可与让档凸轮32接触的滚子341,大齿轮31外啮合一中间轮4,中间轮4与装在主轴1上的小齿轮12啮合。大齿轮31与小齿轮12的速比为3∶1。
织网机织渔网时,主轴1带动小齿轮12每转三转,通过中间轮4,大齿轮31转一转,大齿轮转一转的过程中,当连杆34上的滚子341与让档凸轮32的高点接触,套在滑套33上的连杆端部上滑,使连杆抬起通过摆杆22、摆轴2,摆臂21转过一定角度,其端部的滚子211脱开孔板前后凸轮11,此时织网机的孔板与上钩控制渔网保持不打结;反之,滚子341与让档凸轮32的低点接触,通过连杆、摆杆、摆轴,摆臂21的滚子211与孔板前后凸轮11接触并处于工作状态,此时织网机的孔板与上钩控制渔网打一次结。这样,原先主轴转三转打三次结,而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织网机只打一次结,因而网目扩大三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进市五洋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武进市五洋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427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冬夏两用沙发
- 下一篇:网状心房心室间隔缺损闭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