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稳压限流阀无效
申请号: | 98243356.5 | 申请日: | 1998-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350588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24 |
发明(设计)人: | 梁源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顺德市科能高新产品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8 | 分类号: | F16K1/18;F16K7/18 |
代理公司: | 三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2830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压 限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量控制阀,尤其是一种用于液体燃料炉具的稳压限流阀。
液体燃料汽化燃烧炉具是一种能够将液体燃料先汽化成汽体之后才进行燃烧的特殊炉具。液体燃料先汽化成汽体之后再进行燃烧的好处在于燃料燃烧完全,污染小,燃料的热值利用率高,许多液体状态下不能作为很好燃料的液体经汽化后也可以作为优质燃料使用。
上述液体燃料炉具一般主要包括液体燃料箱、汽化器等部份。为把液体燃料由液体燃料箱引向汽化器,液体燃料箱的下部有出液体燃料管通向汽化器,液体燃料箱的上部又有回汽管通向汽化器,汽化器上再连有燃汽输送管。这样,液体燃料箱、汽化器连同出液体燃料管和回汽管等就构成了一个半封闭的体系,唯有燃汽输送管一个出口与大气相连通。该种炉具使用时需猛火(可以使用外火也可以用由燃汽输送管引来的燃汽所点燃的火)不断对汽化器进行加热,高温下汽化器内液体燃料蒸发成汽体并源源不断地由燃汽输送管输送到炉具的炉头中进行燃烧。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汽化燃烧容易产生半封体系内压力急剧恶性膨胀的严重后果,体系压力一旦超过其所承受范围,体系将发生爆炸的危险。上述危险的存在使得该种炉具从来就没有真正推广使用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液体燃料汽化燃烧炉具可稳定体系压力的稳压限流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稳压限流阀,包括:
阀座,其内部有阀杆腔,其后端有阴螺纹,阴螺纹的前侧有平台;
振动膜片,其边缘置于平台上,其中央有螺丝孔;
阀杆,其前端有阀瓣,阀瓣的后侧面与阀杆腔的前端相吻合,阀杆整个穿过阀杆腔,并且其后端还穿过振动膜片的螺丝孔,阀杆的后端有阳螺纹,位于振动膜片前侧部份的阀杆上有螺母,振动膜片后侧部份的阀杆上有调压弹簧下承座,螺母和调压弹簧下承座将振动膜片旋紧于两者之间;
阀盖,其前端有阳螺纹,后侧上有气孔,阀盖前端通过阳螺纹与阀杆腔后端的阴螺纹相配合将振动膜片的边缘紧压于平台上;
调压弹簧,其前端置于下承座上,后端置于上承座上,上承座直接顶在阀盖的后侧面上;
阀杆腔侧壁上位于阀杆的阀瓣之后侧与振动膜片前侧之间的部位上有油孔与油箱的出油管相连,阀杆腔的前端与汽化器的进油管相连。
作为改进上述稳压限流阀的振动膜片上有环状波浪形凹纹。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1:
请参阅附图1。本实施例稳压限流阀,包括:
阀座1,其内部有阀杆腔2,其后端有阴螺纹3,阴螺纹3的前侧有平台4;
振动膜片5,其边缘置于平台4上,其中央有螺丝孔6;
阀杆7,其前端有阀瓣8,阀瓣8的后侧面与阀杆腔2的前端相吻合,阀杆7整个穿过阀杆腔2,并且其后端还穿过振动膜片5的螺丝孔6,阀杆7的后端有阳螺纹,位于振动膜片5前侧部份的阀杆7上有螺母8,振动膜片5后侧部份的阀杆7上有调压弹簧下承座9,螺母8和调压弹簧下承座9将振动膜片5旋紧于两者之间;
阀盖10,其前端有阳螺纹11,后侧上有气孔12,阀盖10前端通过阳螺纹11与阀杆腔2后端的阴螺纹3相配合将振动膜片5的边缘紧压于平台4上;
调压弹簧13,其前端置于下承座9上,后端置于上承座14上,上承座14直接顶在阀盖10的后侧面上;
阀杆腔2侧壁上位于阀杆7阀瓣8的后侧与振动膜片5前侧之间的部位上有油孔15与油箱的出油管相连,阀杆腔2的前端与汽化器的进油管相连。
本实施例稳压限流阀的工作原理集中体现在振动膜片5两侧面所受的压力差上。设振动膜片5的面积为S,体系内的压强为P,大气压为P0,调压弹簧13的倔强系数为K,调压弹簧13受压缩的量为L。则振动膜片5前侧面所受压力为PS,后侧面所受压力为P0S+KL。一般情况下,调整好KL的值使得P0S+KL大于PS,这时振动膜片5将阀杆7向前顶开,阀杆7前端的阀瓣8的后侧面与阀杆腔2的前端间有一段间隙,因此整个系统油路通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顺德市科能高新产品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顺德市科能高新产品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433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