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风炉无效
申请号: | 98243903.2 | 申请日: | 1998-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3584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乐;孙国烈;张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国烈 |
主分类号: | F24H3/02 | 分类号: | F24H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2***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风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采暖通风技术的热风炉,特别是一种用于农业大棚中使用的热风炉。
目前适应农业发展需要的采暖保温方式,一般采用水暖和风暖。在旷野土地上选用水暖方式进行采暧保温,受水源、电力限制,难以实现,在风暖方面,专利申请号为96239134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蔬菜大棚的热风炉。它由加热炉和空气加热装置组成,其中空气加热装置又由设置在加热炉两侧和前端的加热套及三个加热管构成,这种热风炉存在的缺点在于三个加热管位于加热炉的炉膛内,加热管与火焰直接接触,容易被烧坏变形,降低了热风炉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寿命长的热风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热风炉由燃烧室1、灰渣室2、放热管3、烟囱5、风机6、隔板7、热交换室8、分配箱9、加煤口10、出渣口12组成,热交换室8分为上箱体和下箱体两部分,上、下箱体之间相通,热交换室8的外部涂有保温层,燃烧室1与灰渣室2置于热交换室8的下箱体中,燃烧室1内壁涂有保温层,其特别之处在于燃烧室1的后壁上有通孔,放热管3一端该通孔相连,另一端与上箱体中的烟囱5相连,隔板7将上箱体分隔成几个空间,每一空间的进气口相互错开。
所述放热管3可以为多行程,成倾斜的Z状排列,每一行程端部伸出热交换室外,并铰接一个清灰门4。
采用上述结构的热风炉,由于放热管由燃烧室内移至室外,并置于热交换室中,因而在加热过程中不受火焰直接接触,不会变形损坏,提高了热风炉的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一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由燃烧室1、灰渣室2、放热管3、清灰门4、烟囱5、风机6、隔板7、热交换室8和分配箱9组成,热交换室8分为上箱体和下箱体两部分,下箱体与上箱体之间相通,下箱体位于上箱体的前下方,燃烧室1的底座与灰渣室2的上边焊接成一体,置于热交换室8的下箱体中。燃烧室1的前壁焊接一个加煤口10,盖11以铰链与加煤口10连接,在燃烧室1的后壁上方有两个通孔。灰渣室2的前壁焊接一个出渣口12,盖13以铰链与出渣口12连接。放热管3为双排管,置于热交换室8的上箱体中,有三个行程,每一行程端部伸出热交换室并铰接一个清灰门4;放热管3成倾斜的Z状排列,倾斜角度与水平面夹角5°-7°,一端与燃烧室1后壁上方的两个通孔焊接,另一端双排管合并成一个出口,与烟囱5连接,烟囱5由上箱体后上方伸出。在热交换室8的上箱体中,为了尽量减少热量损失,保证空气畅通和使空气分布均匀,采用隔板7将上箱体前后分成若干间隔,以4个间隔为宜,每个间隔之间的进气口相互错开。分配箱9焊接于上箱体后端外壁的下部,前端与上箱体内部相通,其后端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热风出口,风机6通过8个螺栓紧密地固定在热交换室8的下箱体后端外壁。热交换室8的箱体外部整体表面涂以“海沧石”作为保温材料。
工作时,首先打开加煤口10上的盖11,加入适量木柴引火,同时打开灰渣口12上的盖13,木柴充分燃烧后开始加入煤炭,此时热的烟气由燃烧室1产生,经放热管3中三行程的流动,逐次放热,最后通过烟囱5排至大气中,这时起动风机6,风机6将冷空气首先送入热交换室8的下箱体中,在交换了燃烧室1的热量、使自身加热升温的同时,还起到了防止燃烧室1炉体过烧而损坏的作用。然后空气通往热交换室8的上箱体,接收上箱体中的放热管3所散发出的热量,在依次通过隔板7分开的四个间隔过程中,空气持续不断地加热,最后经过分配箱9的两个热风出口,排出热风。排出的热风可以由管道输送至指定位置。
木柴、煤炭燃烧后产生的灰渣由出渣口12清除,放热管3中的细灰由清灰门4清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国烈,未经孙国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439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