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气囊式雨衣无效
申请号: | 98244087.1 | 申请日: | 1998-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339000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9-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开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开冰 |
主分类号: | A41D3/04 | 分类号: | A41D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7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气囊 雨衣 | ||
本实用新型属雨衣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
目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雨衣,其使用功能单一,在使用时,只能起避雨作用,而且,因无帽沿而使面部受雨淋,因无下摆气囊使其在走路时雨衣下摆缠脚,致使行动不便,因不能充气,雨衣不能作救生衣、战士野外宿营不能防潮保暖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多功能多用途的气囊式雨衣。
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的结构是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由帽沿气囊(1),袖口气囊(8),下摆气囊(17)以及进气嘴(3),袖口导气管(6),导气管(18)和下摆导气管(13)组成,其结构特征是进气嘴(3)固定在帽脚与雨衣肩结合部,并与导气管(18)相通,导气管(18)与袖口导气管(6)和下摆导气管(13)相通;进气嘴(3)直通帽沿气囊(1),袖口导气管(6)与袖口气囊(8)相通,下摆导气管(13)与下摆气囊(17)相通,这样,当通过进气嘴(3)用嘴吹气时,气流首先流入帽沿气囊(1),而后经导气管(18)流经袖口导气管(6)和下摆导气管(13)分别使袖口气囊(8)和下摆气囊(16)充气;第二部分结构是由衣袖(4),衣袖进气嘴(10),衣袖导气管(5)和衣袖气囊(7)组成,其结构特征是,进气嘴(10)固定在衣袖与衣服结合部的腋下并与衣袖导气管(5)相连,衣袖导气管(5)连通两对称衣袖气囊(7),衣袖气囊(7)间有通气孔,当向进气嘴(10)吹气时,气流经衣袖导气管(5)流向衣袖气囊(7);第三部分结构是由雨衣(14),进气嘴(17)和雨衣气囊(11)组成,其结构特征是进气嘴(17)固定在与进气嘴(10)相对称的腋下,进气嘴(17)与雨衣气囊(11)相通,雨衣气囊(11)间有通气孔,雨衣(14)的下部后面有开口,开口可通过多齿粘胶(拉链)相缝合,这样,当向进气嘴(17)吹气时,雨衣气囊(11)借助气囊间的通气孔而使雨衣(14)充气。
本实作新型不仅具备普通雨衣的功能,同时,通过对不同部分的吹气而使其使用功能多样化,既可防止面部受雨、雨衣下摆不缠脚以利于行走外,同时,战士在站岗时穿上可保暖,在野外宿营可防湿防潮,遇江河可作救生衣,并有防弹之功能,在水乡泽国,家家户户又是必备之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正剖面主视图
图2为背面平视图
图中:1为帽沿气囊,2为帽子,3为进气嘴,4为衣袖,5为衣袖导气管,6为袖口导气管,7为衣袖气囊,8为袖口气囊,9为压线,10为进气嘴,11为雨衣气囊,12为压线,13为下摆导气管,14为雨衣,15为多齿粘胶(拉链),16为下摆气囊,17为进气嘴,18为导气管。
本实用新型工作情况
当通过进气嘴(3)用嘴吹气时,气流首先流入帽沿气囊(1)而后经导气管(18)流经袖口导气管(6)和下摆导气管(13)进入袖口气囊(8)和下摆气囊(16),使其各部充气,这样,帽沿增宽增厚,人的面部不易受雨,还可防冰雹打击头部,同样,袖口也增厚,使雨水不易顺着袖口倒流;下摆幅增厚,使雨衣在人行走时不缠脚,同时,雨衣上的水也不易流入鞋内;当通过进气嘴(10)用嘴吹气时,气流经衣袖导气管(5)流进衣袖气囊(7)并使其充气;当通过进气嘴(17)用嘴吹气时,雨衣气囊(11)借助气囊间的通气孔而使雨衣(14)充气,充气后的雨衣,在水中可作救生衣,在野外可作卧具使用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开冰,未经王开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440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防水鞋套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畜舍床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