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滴灌过滤器无效
申请号: | 98244845.7 | 申请日: | 1998-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349774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24 |
发明(设计)人: | 窦万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窦万存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9000 新***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滴灌 过滤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能将水中泥沙分离出来的灌溉设备。
当前,面对着水资源的匮乏,滴灌技术正日益得到推广。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滴灌带或漓头孔常常被混在水中的泥沙所堵塞,对此,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在管路中先让水通过一个离心式分离器,将一部分颗粒较大的泥沙除去,再让水通过一个滤网式过滤器,将较细的泥沙滤掉。这种两级过滤器的缺点是第一、由于离心式分离器不能将沙粒全部分离出去,水流通过滤网式过滤器时,被阻截的沙粒大部分附着在滤网上,如不及时清理,便不能正常工作。第二、增加了管路的长度并使管路变得复杂,从而增加了管路的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第三、离心分离器和网式过滤器各需要一个外壳,且两者之间需要管路联结,因而增加了制造成本。
为了克服现有设备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发明一种过滤效果好、压力损失小、造价低廉、维护方便的滴灌过滤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滴灌过滤器主要由外壳、上盖、进水管、出水管、冲洗管、沉沙筒、隔筒、滤芯组成。外壳是一个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倒置圆台形的中空的壳体,上盖压紧固定在外壳上端,沉沙筒焊接在外壳的下端。在外壳的腔体内焊有一个主体形状与外壳相似,上部带有水平隔圈,直径为外壳直径70%-90%的隔筒。进水管和出水管沿外壳圆柱体切线方向焊接在外壳上,进水管焊接在水平隔圈的下面,出水管焊接在水平隔圈的上面。在隔筒中部的空腔内,安放有滤芯。冲洗管焊接在外壳上部。
为了增加滤芯的过滤面积,滤芯由框架和滤网组成。框架由一个中空的、倒置的圆台和一个倒扣的圆柱筒组成,其表面均匀分布有直径为5-6mm的孔,在圆台的外围和圆柱的内壁安置有一层滤网。
可以将两台滴灌过滤器并联在一起使用,联结的方法是用弯头和管子将两个冲洗管联通,用弯头、管子和三通将两个排沙管联通,三通的另一端和共用排沙管联接。在两个进水管、两个出水管和共用排沙管上各安装了一个阀门。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当水从进水管沿切线方向进入滴灌过滤器外壳后,依靠惯性沿外壳壁旋转。由于离心力,水中质量较大的泥沙依附在外壳内壁上,并沿外壳内壁降沉,进入沉砂筒内。由于在外壳内焊接了隔筒,它的作用第一是将刚进入滴灌过滤器的混水和经过沉降的清水隔离开,使滤芯部分悬吊在中心的清水区,90%以上的砂粒靠离心沉降,少量被滤网阻截的砂粒由高速旋转的水流冲洗掉,有较强的自清能力。第二是将刚进入滴灌过滤器的水限制在外壳内壁和隔筒之间的环形狭缝中,从而提高了水的旋转速度,增加了离心力,提高了分离效果。滤芯采用框架和滤网组成,便于清洗和更换;框架采用圆台和圆柱组合体,形成一种折叠结构,其目的是增加过滤面积,从而增强了过滤效果。由于将分离和过滤置于一个壳体内,节省了一个壳体和管道,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简化了管路其压力损失只有现有技术的30%左右。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图1是滴灌过滤器的结构图。结构图采用全剖视,图中只画出了外壳5与出水管12的相贯线,省略了外壳5与进水管4的相贯线。
图2是将两个滴灌过滤器并联组合在一起使用的结构图。
在图1中滴灌过滤器由外壳5、上盖1、进水管4、出水管12、沉沙筒6、冲洗管2、隔筒3和滤芯组成。外壳5是一个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倒置圆台形的中空的壳体。上盖1压紧固定在外壳5的上端,沉沙筒6焊接在外壳5的下端。隔筒3的主体形状与外壳5上部相似,直径为外壳5直径的70%-90%,上部带有一个水平隔圈11,水平隔圈11的外缘焊接在外壳5内壁上。进水管4和出水管12沿外壳5圆柱体切线方向焊接在外壳5上,进水管4焊接在水平隔圈11的下方,出水管12焊接在水平隔圈11的上方。
在隔筒3的中心,安放有滤芯。滤芯由框架9和滤网10组成。框架9用薄板制成,薄板上均布着直径为5.6mm的孔。框架9是由一个中空的、倒置的圆台和一个中空的、倒扣的圆柱筒组成。在框架9圆台的外围和圆柱的内壁,安装一层滤网10。在沉沙筒6的下端,通过弯头7和排砂管8相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窦万存,未经窦万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448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盘标签纸的贴附装置
- 下一篇:人、畜力地膜覆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