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漩涡污水处理器无效
申请号: | 98245722.7 | 申请日: | 1998-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344392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0-20 |
发明(设计)人: | 梁维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维安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B01D21/08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晓舒 |
地址: | 香港***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漩涡 污水 处理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处理建筑工地污水的漩涡污水处理器。
在建筑工地,例如隧道钻探、土木建筑、打椿地基工程、楼房建筑、采矿矿场、混凝土厂、土木工程或有关的工序项目中,都会产生大量的所谓建筑工地污水,污水中混有大量泥沙碎石以及工业油污,如果直接排放至水渠中,会造成严重淤塞,传统的沉淀池已不能适应所要求的环保标准,建筑及基建工程正急需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体积较小及容易操作和使用的污水处理器,以前所采用的污水处理器是漏斗形式,污水从漏斗上方平面进入后,由设在中间中轴处的电机带动的叶片旋转,使泥沙固体从漏斗机壳底部盘旋沉出,油水或净水则从同一平面被甩出,但这种处理器效果一般,不能满足逐渐提高标准的环保要求,因此,一种省动力的、油水及泥砂分离程度高的、出水含氧量高的、结构简单的、价廉的、易操作和使用的建筑污水处理器是十分需要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带电机的漩涡污水处理器,其能将油、水及泥砂分离,分离状况及水的含氧量超过环保的最低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漩涡污水处理器,主要用于处理建筑污水,其主要包括有漏斗机壳,其上安装有进水管,其下端设有下出口及机架;所述进水管的管壁内设置有速混叶片,所述管壁沿进水口一端设置有下注药孔,管壁与漏斗机壳连接处是弯管,弯管上设置有上注药孔,所述漏斗机壳的中央沿中轴位置设置有中心管,中心管中设置有螺旋升水器,中心管的下端下面设置有锥形分离器;所述漏斗机壳的上部设置有起上盖作用的罐顶挡泥板,封住未处理的水,其上设有放气管,中心管从罐顶挡泥板的中央穿出,罐顶挡泥板的上面设置清水箱,清水箱有凸台伸出至漏斗机壳之外,凸台的下面设有出水管出水。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优点在于,从结构上保障了被处理的污水达到了环保标准要求,且不用电机,构造简单,使用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漩涡污水处理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说明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进水管中叶片设置的说明图。
图4是图3中的叶片形状的说明图。
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进水管中水的流动情况说明图。
图6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机架的一实施例结构说明图。
图7A至7C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锥形分离器的一实施例结构说明图。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漩涡污水处理器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用以说明其结构组成和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该漩涡污水处理器包括有漏斗机壳1,其上部是空心圆柱体形结构,下部是漏斗形结构,其上安装有进水管2,进水管2在图中的左侧,漏斗机壳1的下端设置有下出口3,漏斗机壳1安置在一个机架4上。
进水管2的管壁2-1内设置有速混叶片2-2,管壁2-1沿进水口一端设置有下注药孔2-3,管壁2-1与漏斗机壳1通过弯管2-4连接,弯管2-4上设置有上注药孔2-5。
在漏斗机壳1的中央沿中轴位置设置有中心管5,在中心管5中设置有螺旋升水器6,中心管5的下端设置有锥形分离器7。
图1中右侧沿漏斗机壳1内壁还可以增加设置有出油管10,出油管10下端设置有阀门11。
在漏斗机壳1的上部设置有罐顶挡泥板13,起上盖作用,封住未处理的水,中心管5从罐顶挡泥板13的中央穿出,罐顶挡泥板13的上面设置清水箱14,清水箱14有两凸台伸出至漏斗机壳1之外,一凸台下面设有一个出水管8或分置为左右出水管8-1及8-2,甚至两个以上的出水管道,用于出水,这些总称为出水管8的出水口的总截面积要大于进水管2的截面积,而且最好要大于进水管2的截面积两倍以上,方便空气进入经过处理的水中,增加水中氧气含量。为了使到达清水箱14内的水进一步澄清,在出水管8的凸台和清水箱14容水的主体之间设有档板18,或称档泥板,档板18的高度可以是清水箱14的高度的一半左右,被处理的水到达清水箱14后,还要高至越过档板18后,才流至出水口8,档板18使泥砂在清水箱14中进一步沉淀。在清水箱14的另一凸台的底面适当位置设置具有阀门的排泥管15,用于排放沉积在清水箱14底部的淤泥。图1中右上侧还示有在罐顶挡泥板13上开孔设置的放气管12。在中心管5顶部设置有长方形引水盘16,引导出水至清水箱14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维安,未经梁维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457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纤维、料浆混合喷机
- 下一篇:返驰变压器的导电线端快速组合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