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造纸白水分离设备无效
申请号: | 98246548.3 | 申请日: | 199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3577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1-12 |
发明(设计)人: | 苏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成 |
主分类号: | B01D21/01 | 分类号: | B01D2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5005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造纸 白水 分离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造纸白水中的纤维、填料与清水分离的设备。
现有的沉降式造纸白水分离设备由上部的圆柱形和下部的倒锥形钢板壳体组成。壳体上部还有带有白水入口和絮凝剂入口的混凝室。混凝室中的汇流管与壳体中沉淀室里的布水管的中心直管相通,中心直管连接有至少两条布水横管。沉淀室中还有与壳体侧壁上的溢流口相通的清水汇集槽和随立轴及布水管同步旋转的集浆器。壳体底部有回收浆出口。这种白水分离设备产出的回收浆较新鲜、无腐臭,回收的清水较清,回收使用无明显不利影响,而且结构较简单、节约钢材、节省动力,但对于不同纸种的白水分离适应性不强,调节不方便,难以取得最佳的分离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克服上述现有设备的缺点,提供一种便于调节布水深度和方向,提高白水分离效果的新型造纸白水分离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上有带有白水入口和絮凝剂入口的混凝室,在壳体中的沉淀室里有清水汇集槽、布水管和随立轴及布水管旋转的集浆器,立轴穿过布水管的中心直管与集浆器固接,立轴与中心直管通过卡箍、螺纹或销钉等活动连接,布水管的横管与中心直管通过法兰盘、套筒或螺纹等活动连接。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立轴与中心直管为活动连接,因而可调节布水管在立轴上的高度位置,也就可调节布水管在沉淀室中的布水深度位置,由于横管与中心直管为活动连接,因而可调节横管下方出水口的方向,使出水口的出水方向与布水管的旋转方向相反,且为最佳喷射方向,以抵消因布水管旋转而引起的水体转动和搅动,达到基本上为垂直沉降的最佳分离效果。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参见附图,在用钢板焊接而成的圆柱形壳体1的上面设置有混凝室2,其侧面和上面分别有白水入口3和絮凝剂入口4。混凝室中固定有汇流管5其上口靠近混凝室顶面,其下口接有横流管8。在壳体1中的沉淀室9顶部有与壳体侧壁上的清水溢流口10相通的清水汇集槽11。沉淀室9中还有由中心直管12和横管13组成的布水管14。布置在壳体1中心的立轴15穿过中心直管12和集浆器16的中心,并与集浆器焊接固定。立轴15与中心直管12之间用卡箍17(也可用销钉或螺纹)进行活动连接,以便调节中心直管及布水管在立轴上的高度位置。中心直管的上端可伸出壳体之外,也可藏于壳体之内,只需保证在中心直管调至最低位置时,沉淀室上部的清水不会灌入中心直管中即可。混凝室2位于立轴15的侧旁,混凝室中的横流管8弯入中心直管12的上口中,即汇流管5经横流管8与中心直管12相通。流入混凝室的白水只能经汇流管5、横流管8流入中心直管12中。布水管的横管13与中心直管12之间采用法兰盘18活动连接,也可采用套筒或螺纹之类的活动连接,以便于调节横管13下方出水口19的出水喷射方向。立轴15可由设置在壳体顶部的变频调速电动机、电磁调速电动机或液压马达驱动旋转(图中未画出),以便任意调节布水管和集浆器的转速。对于大型的本装置,也可在集浆器16上固定一个齿圈20,由设置在壳体1侧面由电磁、液压、气动或曲柄连杆机构驱动的棘爪21与齿圈啮合来带动齿圈、立轴、布水管及集浆器旋转,或者在立轴15的顶端固接一条横臂22,在横臂的外端设置一个自动行走器23,同时在壳体上设置一环行走道24,由电力或其他能源带动行走器23在走道24中行走,从而带动立轴15及布水管14和集浆器16旋转。这可节省动力和造价。还可将钢制壳体1架坐在有倒锥形凹坑25的混凝土基础上,壳体与混凝土之间要连接紧密,不透水、不漏水、不渗水,凹坑25的底部有回收浆出口26。这样既可大大节约钢材和造价,(约为原来全钢结构的1/3-1/4),同时还可降低整个设备的总高度,既降低了制造成本,也降低了运行成本,还便于施工和操作。
本实用新型不仅便于调节布水深度,布水喷射方向,布水速度和流量,提高布水质量,提高白水分离的效果,而且可大大节约造价和生产成本,可说是到目前为止最先进的沉降式造纸白水分离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成,未经苏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465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微型冲洗机
- 下一篇:改进的超小形双振子陶瓷中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