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合无效
申请号: | 98247060.6 | 申请日: | 1998-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3998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04 |
发明(设计)人: | 吴焜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16 | 分类号: | H01R4/16;H01R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组合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尤指一种两相互对接的电连接器导电端子之间互以垂直接触,并可使对接端子间呈面接触的电连接器组合。
电连接器为了同时传输较多的信号,常采用将排线或若干根导线组接于电连接器上的方法。电连接器通常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及辅助元件等,与本案相关的专利请参考中国台湾专利第84213256、85201191号,现有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常采用相互呈平行接触的方式对接,以达到电讯传输的目的。即现有相互对接的电连接器,其导电端子与导电端子不论是水平插接还是垂直插接,相互接触部分都是互呈水平接触。但是,水平接触方式为避免接触不良,相互对接的端子的接触部分都会特别以不规则形状做部分凸出设计,以确保导电端子接触牢固。因此,导电端子制造要求高且要求准确地组装到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上,否则电连接器就不能正确对接导通。另外,现有的电连接器使用一定时间后,导电端子会因结构变形而松动,从而可能使得该电连接器与对接电连接器接触不良而无法达到稳定的电讯传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插头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与插座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接触牢固且电讯传输稳定的电连接器组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插头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包括对接段、固持段及组接段等,其中对接段至少设有一个呈适当角度的弯曲,该弯曲使插头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与对接插座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作面接触。另外,插头电连接器还至少设有一个绝缘盖板,该绝缘盖板上设有与插头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相对应且等数量的容置孔,该容置孔的一壁是抵靠插头端子弯曲部的抵靠壁,另一壁则是隔离插头端子并防止其沿非插座端子对接段延伸方向滑移的隔离壁。
比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能达到插头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与插座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牢固接触且电讯传输稳定的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简化了导电端子的结构,使之制造容易,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插头电连接器正向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插头电连接器反向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插头本体沿图2 III-III线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插头电连接器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插头电连接器沿图4 V-V线剖开并旋转180度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插头电连接器沿图4 VI-VI线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插座电连接器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插座电连接器沿图7 VIII-VIII线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插头电连接器与插座电连接器组合方式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插头电连接器与插座电连接器组合后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插头电连接器与插座电连接器组合后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插头电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插头电连接器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470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体式保压推瘤钢轨气压焊机
- 下一篇:嵌组式宗教陈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