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噪音、高风量及高风压的风扇扇叶无效
申请号: | 98248223.X | 申请日: | 199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3995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04 |
发明(设计)人: | 洪银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38 | 分类号: | F04D29/3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噪音 风量 风压 风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扇叶。
习知的风扇扇叶形状如图1所示,习知的扇轮1包括中央部11与数扇叶12,扇叶12的迎风侧121的外端1211在旋转方向F上系与迎风侧121的内端1212同高,依转动方向首先接触空气者为迎风侧121之面。因首先接触空气为一整个面,所以该扇叶造成的噪音较大。又尾流侧122成一平的尾端面,使得接触扇叶的空气由该尾流侧122的尾端面排出,易造成乱流的现象,使风扇的风量及风压降低,因此有待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扇叶,使其首先接触空气的部份面积最小,以减低该扇叶的风切噪音;并使空气能顺着扇叶表面流畅地与扇叶面接触,以使风扇的风量与风压增大;又使空气能流畅地排出扇叶,以使风扇的风量与风压增大。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扇轮,使扇轮的中央部的顶端面的直径小于周边的直径,使进入扇轮的风量增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扇叶,由扇轮之中央部向外放射状延伸,该扇叶包括:
一内缘侧,连接于扇轮之中央部之周边;
一外缘侧,为扇叶之外周围;
一迎风侧,依旋转方向位于扇叶之前端;及
一尾流侧,依旋转方向位于扇叶之尾端;
其特征在于:该迎风侧之外端在旋转方向上是位于迎风侧之内端之前方,依旋转方向首先接触空气者为迎风侧之外端,使首先接触空气之部份面积最小。
所述的扇叶,其特征在于:该迎风侧之外端、内端与扇轮之中央部之心轴三点成圆弧状。
所述的扇叶,该扇叶依旋转方向具有一迎风面及一背风面,该扇叶之背风面依扇轮之旋转方向由该扇叶之内缘侧及外缘侧渐往该扇叶之中央下凹。
所述的扇叶,其特征在于:该扇叶之背风面依旋转方向由迎风侧向尾流侧呈内凹形。
所述的扇叶,其特征在于:该扇叶之背风面之尾流侧末端向上翘起。
所述的扇叶,该扇叶依旋转方向具有一迎风面及一背风面,该扇叶之迎风面依扇轮之径向由该扇叶之内缘侧及外缘侧渐往该扇叶之中央高凸。
所述的扇叶,其特征在于:该扇叶的迎风面依旋转方向由迎风侧向尾流侧呈高凸形。
所述的扇叶,其特征在于:该扇叶之迎风面之尾流侧末端向上翘起。
所述的扇叶,其特征在于:该尾流侧呈圆弧状。
所述的扇叶,其特征在于:该尾流侧成圆尖状。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
如表1所示为习用的扇轮与本实用新型的扇轮的风量、风压及噪音比较表,两者的马达规格、外框尺寸均相同,其差别在于扇轮的设计不同,因此在相同转速(4500rpm)及电流消耗(0.19A)的条件下,本实用新型的噪音值为33dB,明显地较习用风扇的噪音值35dB为低。本实用新型的背风面的设计,使气流能顺着背风面223的形状流畅地与扇叶面接触,气流得以稳定地流动,不致于造成乱流,可以使风扇的风量与风压增大。本实用新型的迎风面,使气流能顺着迎风面224的形状流畅地与扇叶面接触,气流得以稳定地流动,不致于造成乱流,可以使风扇的风量与风压增大。
习用的扇叶因气流全部由尾流侧排出,没有渐缓的排放路径,易于扇叶的尾端造成乱流现象,而使风扇的风量与风压受影响,为使气流顺利地逐渐排出扇叶,本实用新型的扇叶22的尾流侧226系成圆弧状(如图5所示),或尾流侧系成圆尖状,以使气流能顺着圆弧逐渐地排出扇叶22,而避免气流由整个面排出,使噪音值降低,且使扇叶的尾端气流稳定,风扇的风量与风压能增大。
参考表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扇叶设计,本实用新型的风量为21CFM与风压为0.16英寸水柱,均较习用风扇的风量为15.2CFM与风压为0.15英寸水柱为高,足证本实用新型高风量及高风压之效,同时在同转速,且风量及风压均高于习用扇轮,但噪音值还比习用扇轮低,更足以证明本实用新型的功效。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习用的扇轮立体图;
图2为本实作新型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作新型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作新型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作新型的单一扇叶的立体图;
图6为图5的剖面图;
本实用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482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密封面的蝶阀
- 下一篇:隐形组合式折叠座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