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碰碰球无效
申请号: | 98250211.7 | 申请日: | 1998-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3685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15 |
发明(设计)人: | 江学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学汶 |
主分类号: | A63H33/00 | 分类号: | A63H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应辅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碰碰 | ||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可于碰撞时发出闪烁光以提高娱乐价值的发光碰碰球。
现有技术的碰碰球,如台湾专利公告第141842号“碰碰球使用套管之系绳结构”,其结构主要是由两相同的橡胶球体及一连接两球体的绳索所组成,在球体内部各装置一穿过绳索的套筒,该套筒的内部设置有贯穿孔,并于外部前端设有圆锥形面及凸缘,于后方末端设有凸环,将绳索两端分别贯穿于套筒的贯穿孔中并打结固定,藉套筒前端圆锥形面的引导,将套筒压入装设于球体内部的长条孔中,再藉由凸缘的卡合作用而与球体嵌合固定。
上述的专利案虽提供了一种可简化制造过程与美化外观的碰碰球结构,但此种结构却仍有部分缺失:
该结构仅具有于甩动绳索令两球碰撞时发出声响而产生的娱乐效果,并无其他娱乐价值可言,且因套筒固定于球体内部,如绳索断裂则无法更换,即失去娱乐的功能。
有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期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于碰撞时发出闪烁光以提高娱乐价值的具有闪光效果的弹跳球。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发光碰碰球,其结构包括以可透光材质制成的两球体、一系绳及一套环;该球体外设一供系绳固定的系孔,其内部设有一容置室;另、一设有固定柱的座体供装置一电路板,其电路板上方连接一LED发光体,下方设有一金属套筒及多个水银电池,且该座体与电路板置于球体的容置室内。当球体相互碰撞时电路板藉下方金属套筒与水银电池导通,将LED发光体点亮形成闪光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该发光碰碰球于碰撞时发出闪烁光,以提高娱乐价值;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附图的图面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动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示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图。
以下兹就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构造、装置特征及其功效,举一较佳可行的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于后,以增加对本案的了解;
请参阅图1、图2、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碰碰球、其结构主要是以可透光材质制成的两球体10、一系绳20及一套环30所组成,该球体10外设一供系绳20固定的系孔11,其内部设有一容置室12,另、一设有固定柱41的座体40供装置一电路板50,其电路板上方连接一LED发光体51,下方设有一金属套筒52及多个水银电池53,且该座体40与电路板50可置于球体10的容置室12内再以螺丝固定;系绳20的一端末于一球体10的系孔11处打结,穿置套环30后另端再固定于另一球体10的系孔11。
再如图3、图4所示,使用时手握套环30,藉手部的抽拉动作而使两球体10相互撞击,当球体10受到震动时,其内置的电路板50藉由下方金属套筒52与水银电池53的导通而令LED发光体51发亮,使两球体10产生闪烁光的效果。
如图5、图6所示,上述的系孔11更改为一穿孔13与容置室12相通,将系绳20穿置于穿孔13后于端末打结以固定,不但具有美化外观的功用,且易于更换系绳。
综上所述,其所公开的发光碰碰球,不仅具有发出闪烁光的娱乐价值,并使结构的设置及组装更加简便,运用时其增进的功效显已具进步性及实用性的专利要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范例,当不能以此作为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或修饰,仍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学汶,未经江学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502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电脑程序控制路灯节电装置
- 下一篇:带内塞的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