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容器无效
申请号: | 98250213.3 | 申请日: | 1998-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353683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远;陈佳玄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森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3/00 | 分类号: | B65D8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韩飘扬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可使放置在容器内的物品始终处于高位、以便于取用的容器。
现有的供容纳抽取式物品的容器,如抽取湿纸巾的塑料容器,一般都在其本体顶部设置上盖,该上盖可作掀启或下压关闭,且在容器本体的顶部还设有容器开口,在上盖掀启时,可从容器开口外取用容器本体内的物品。
置于上述传统结构容器内的物品会随着用户的使用而逐渐降低高度,当容器内部物品快使用完时,物品将处于容器内的低点位置,若此时该抽取式物品不慎中断,用户需将手部伸入容器本体内部方可取用该物品,造成使用上的不便,特别是容器本身的高度较高时,还会发生无法取用的情况。
此外,一般传统结构的容器,如在取用湿纸巾时,需一手握住容器本体,而用另一手掀起上盖,这种用双手才能操作的特性,难免会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容器,使设计合理并能克服上述传统结构容器的缺点,即使容器内部的物品已快使用完毕,该物品仍能处于容器内的较高位置处,方便用户取用,且用户单手即可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容器,包括容器本体、顶板和上盖,容器本体是顶面呈开口状的中空壳体,顶板上设有容器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枢接在顶板上,所述的顶板卡接在容器本体的开口处;还包括有活动板和弹性体,活动板设置在容器本体内,弹性体设置在活动板与容器本体内底部之间。
还包括有弹性片;所述的顶板是塑料的一体成型品,所述顶板的容器开口前端是按压凹部,容器开口的外缘是上凸环,于上凸环的外缘位置形成有嵌槽,于容器开口后端是套槽和位于套槽两侧的枢接槽;所述上盖的后端位置处设有靠槽,靠槽两侧是与顶板上枢接槽套合的枢轴,所述的弹性片套接在上盖的靠槽与顶板的套槽间,上盖上还设有与顶板的上凸环外缘套合的套环,套环内面设有与顶板的上凸环嵌槽相扣合的嵌块。
所述的弹性体是压缩弹簧,所述的活动板底部与容器本体内底部上对应设置孔座,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定位在活动板底部与容器本体内底部上的孔座内。
所述的弹性体是弹片,所述的容器本体内底部上设有卡座,所述弹片的两端分别定位在活动板底部与容器本体内底部上的卡座内。
本实用新型的容器,上盖枢接在顶板上,顶板卡接在容器本体上,使上盖可在容器本体上作掀启或下压闭合,通过在容器本体内设置活动板及数个弹性体,使位于活动板上的物品可随活动板上升而始终在容器本体内处于高位,便于取用物品;通过在上盖与顶板的靠槽与套槽间套接弹性片,和在上盖上设套环及嵌块,在顶板的容器开口处对应设置上凸环及嵌槽,当下压上盖时,其上套环及嵌块分别与顶板上凸环及嵌槽扣合,结合上盖与顶板;当要取用容器本体内物品时,仅需单手指下压顶板前部的按压凹部,顶板的上凸环及嵌槽因向下位移而脱离上盖上的套环及嵌块,从而释放上盖,上盖因弹性片的弹力恢复作用而向上弹升至掀启状态,实现单手操作的功能。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容器的立体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容器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容器组合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容器使用状态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容器另一实施例的组合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剖视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容器,主要包括容器本体10、弹性体50、活动板40、顶板11、弹性片30和上盖20。
容器本体10是顶面呈开口状的中空壳体,上盖20枢接于容器本体10后端位置并可作掀启或下压闭合。顶板11卡接于容器本体10的顶面处,密封容器本体10的顶面。顶板11用塑料材料制作,于其前方位置处一体成型有按压凹部12、于其中央位置处一体成型有容器开口13、于容器开口13的外缘位置处一体成型有上凸环14、于顶板后方位置处一体成型有套槽15及位于套槽两侧的枢接槽16,于上凸环14的外缘位置处形成有可供嵌合上盖20的“一”型嵌槽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森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博森顾问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502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