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胸腰椎椎弓根内固定器无效
申请号: | 98251608.8 | 申请日: | 199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353322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2-15 |
发明(设计)人: | 邹天明;黄士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00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腰椎 椎弓根内 固定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脊柱固定器。
现有技术中,在胸腰椎骨折、脊柱滑脱手术中常用的固定器为DICK内固定器,该固定器需要旋紧的螺母较多,共达六个,操作繁琐,手术费时,又不适宜使用于胸椎。而另一种STEEFFE固定器则无轴向撑开力,不适宜于压缩性腰椎骨折的内固定,而R-F固定器则是螺钉成角区剪力很大,易发生螺钉断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轴向撑开角度可调的胸腰椎椎弓根内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胸腰椎椎弓根内固定器,螺棒连接套的中央部设有外六角帽,所述的螺棒连接套的上端部与上螺棒的下端部螺纹连接,所述的螺棒连接套的下端部与下螺棒的上端部螺纹连接;所述的上螺棒的上端部的端面齿与所述的上螺钉端部的端面齿相啮合,所述的上螺棒的上端部与上螺钉的端部由上螺栓相紧固;所述的下螺棒的下端部的端面齿与所述的下螺钉端部的端面齿相啮合,所述的下螺棒的下端部与下螺钉的端部由下螺栓相紧固。
本实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下列优点:
由于上螺棒与上螺钉通过端面齿相啮合,因此其相对的角度可调节,下螺棒与下螺钉也同样角度可调,在调节好角度后可分别用上螺栓及下螺栓旋紧,再调节外六角帽,可同时拉紧两侧的螺钉使得它有轴向撑开力,撑起被压缩的骨折部。整个装置上只有三个螺母,操作方便,节省手术时间。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仰视图;
附图3为去掉下螺棒时的下螺钉的结构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去掉下螺钉及上螺钉时的后视图;其中:
[1].上螺钉;[2].上螺栓;[3].刻度;[4].上螺棒;[5].螺棒连接套;[6].外六角帽;[7].下螺棒;[8].下螺钉;[9].下螺栓;[10].端面齿;[11].端面齿。
实施例:参见附图,一种胸腰椎椎弓根内固定器,螺棒连接套[5]的中央部设有外六角帽[6],所述的螺棒连接套[5]的上端部与上螺棒[4]的下端部螺纹连接,所述的螺棒连接套[5]的下端部与下螺棒[7]的上端部螺纹连接;所述的上螺棒[4]和下螺棒[7]上的螺纹方向相反,以便于转动外六角帽时可缩短或加长上下螺钉之间的距离,调节其轴向撑开角度。所述的上螺棒[4]的上端部的端面齿[10]与所述的上螺钉[1]端部的端面齿[11]相啮合,所述的上螺棒[4]的上端部与上螺钉[1]的端部由上螺栓[2]相紧固;所述的下螺棒[7]的下端部的端面齿[10]与所述的下螺钉[8]端部的端面齿[11]相啮合,所述的下螺棒[7]的下端部与下螺钉[8]的端部由下螺栓[9]相紧固。所述的螺棒连接套[5]的上部套在上螺棒[4]上,所述的螺棒连接套[5]的内壁螺纹与所述的上螺棒[4]的外螺纹相连接。所述的螺棒连接套[5]的下部套在下螺棒[7]上,所述的螺棒连接套[5]的内壁螺纹与所述的下螺棒[7]的外螺纹相连接。所述的上螺栓[2]穿过所述的上螺棒[4]的上端部,所述的上螺栓[2]与上螺钉[1]相螺纹连接。所述的下螺栓[9]穿过所述的下螺棒[7]的下端部,所述的下螺栓[9]与下螺钉[8]相螺纹连接。所述的上螺钉[1]及下螺钉[8]的端部分别刻有刻度[3],可通过所述的刻度了解螺钉与螺棒的偏离角度,以便按手术方案正确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苏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516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壳整体壳体结构的受外压容器
- 下一篇:具有渐层突圆伸缩式中棒的多折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