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养鱼水净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8251833.1 | 申请日: | 199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348597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朝华;梁婉琪;张大兵;陈游;李金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朝华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开封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乔玉萍 |
地址: | 475002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养鱼 水净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养鱼水净化装置。
通常鱼池中大多是靠气泵向养鱼水中泵入空气来增加养鱼水中的氧气含量,避免鱼因缺氧而死亡,而由于鱼的排泄物使水中产生的大量游离铵引起水污染而导致的鱼的死亡,只有靠经常更换养鱼水来避免,这不仅费时费力,用水量较大,而且也极易污染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养鱼水净化装置,它可大量降解水中的有机质,降低游离铵的含量,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及增加水中氧含量。
具体解决方案是:壳体的下部设置有进水管及进气管,上部设有出水管,而位于进水管及进气管上部的支撑架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生物载体单元,并且,生物载体单元中采用的生物载体为单面生物载体或双面生物载体。单面生物载体由固定层以及设置在固定层正面的吸附层构成,而双面生物载体由固定层以及设置在固定层正、反两平面上的吸附层构成。吸附层为膨松密布交织结构,其材质为纤维丝,该纤维丝采用有机、无机或有机与无机混合的纤维丝均可,采用有机纤维丝时最佳材料为尼龙。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进水管泵入污水处理工程菌来充分代谢养鱼水中的有机物,并使污水处理工程菌大量增殖附着在呈膨松状态的生物载体吸附层上,使流经载体处理后的水不仅氧含量高,而且水中的有机质也大量被降解,游离铵及其它有害物质被大量去除。因经处理后的水质好,可回流使用,从而彻底解决了需勤换水、用水量大的问题,使其既可节约用水,避免了浪费及环境污染,又大大提高了鱼的存活率,是一种适于对养鱼池塘特别是高密度养殖时进行大量水处理及长途运输鱼的贮运箱或宾馆、饭店贮鱼箱中的水进行处理的净化装置。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面图。
图4为实施例2中生物载体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中生物载体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D部放大图。
实施例1:
图1、图2、图3中,壳体(4)为圆柱形,上部为敞开式结构,支撑架(3)上放置有一个生物载体单元(5),进气管(1)、进水管(2)均位于支撑架(3)的下部,并且,进气管(1)及进水管(2)上分别均布有进气孔及进水孔,出水管(6)位于壳体的上部,而生物载体单元(5)为一由双面生物载体卷制成的柱状体。双面载体中,吸附层(7)、(9)采用的为尼龙纤维丝材料,并呈膨松密布交织结构编织在固定层(8)的正、反两面上。
工作时,被处理水经进水管(2)输送至壳体(4)内,加入污水处理工程菌,当通过进气管向壳体(4)内曝气时,污水处理工程菌可附着在呈膨松状态的生物载体吸附层上,利用气体中的氧充分代谢被处理水中的有机物,并大量增殖,由生物载体滤除被处理水中的悬浮物及通过其上附着的工程菌吸收、降解被处理水中的有机质及游离铵,处理后的水可从装置壳体的上部溢出,实现水的净化。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支撑架上设置有2个生物载体单元,并且,生物载体单元是由单面生物载体卷制而成。单面生物载体由吸附层(7)及固定层(8)构成,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生物载体单元中采用的为条状双面生物载体,每一条状生物载体通过竖直设置在框架对应侧面上的定位轴(10)使其均布在框架(11)内。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朝华,未经王朝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518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卧式胶纸座及开信刀组合文具座
- 下一篇:神经外科手术专用器械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