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性触动组合体无效
申请号: | 98252023.9 | 申请日: | 199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3776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10 |
发明(设计)人: | 蔡锦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史欣耕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触动 组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键盘上的按键。
现有按键如图4、5所示:其包括有底板71、导电薄膜72、弹性元件73、架桥74及键帽75等,弹性元件73大都为一呈倒碗状,两端分别与键帽75及导电薄膜72相抵靠,当键帽75下压时,带动弹性元件73向下压缩,而触动导电薄膜72接点与线路,但上述弹性元件73的体积过小,且易弹跳开,组装又费时和不够方便。另一种如图5在软性薄膜81上直接一体成型有倒碗状弹性元件82,再将其组装在导电薄膜83上,这种虽然组装省时又方便,但太柔软、易扭曲,难定位正确,导致测试不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方便而又定位正确稳定的用于按键的弹性触动组合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弹性触动组合体,包括有一呈倒碗状的弹性元件及硬质薄膜,其特征是:该弹性元件的外径较大一端的侧缘上设有相隔一定距离的通风孔,硬质薄膜上设有对应于按键的孔洞,且弹性元件外径较大一端粘固在该孔洞上方。
上述设计,当置设在导电薄膜上,键帽抵靠在弹性元件外径较小一端上,组装于键盘上后,即使不慎触碰,亦不会乱移位,达到了定位稳定正确,组装又方便的效果。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再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立体示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按键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4、5现有按键结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用按键依序包括一底板10、导电薄膜20、弹性触动组合体30、架桥40及健帽50等,其中,弹性触动组合体,包括有一呈倒碗状的弹性元件1及硬质薄膜2,其特征是:该弹性元件1的外径较大一端11的侧缘上设有相隔一定距离的通风孔12,硬质薄膜2上设有对应于按键的孔洞21,且弹性元件1外径较大一端2粘固在该孔洞21上方。其中,在硬质薄膜2上以网印方式设有一层粘胶22,再以真空吸附方式使每一弹性元件1粘固在硬质薄膜上。其中,该粘胶22位置在对应于该弹性元件1的通风孔12之间,即在未设有通风孔12的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组装时,弹性触动体30置设于导电薄膜20与键帽50之间,使键帽抵靠在弹性元件1的外径较小一端13上,下压时,弹性元件1内的凸粒14穿过孔洞21,而触动导电薄膜20上的接点与线路,因通风孔12的设置,依靠进入的空气,使弹性元件1复原,待下一次再按压。
如图3所示:其中,该导电薄膜2为直接将弹性元件1粘固在导电薄膜20上的硬质材料制成的。故组装在键盘上时,非常方便,且整个弹性触动组合体30会很稳固的定位在键盘上,且可适用任何一种规格的键盘,制造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竞争能力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520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