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小角度图象测定物体内部结构和组成的检测设备无效
申请号: | 98800059.8 | 申请日: | 199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216109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5-05 |
发明(设计)人: | 奥利格·V·科马迪恩;艾伯特·F·劳伦斯;佩维尔·I·拉扎雷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匡塔威神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201 | 分类号: | G01N23/201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晓舒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角度 图象 测定 物体 内部结构 组成 检测 设备 | ||
1.一种小角度定位象装置,包括:
一穿透性放射线源;
一准直器,将穿透性放射线形成一个扫描射束,准直器是一个由对放射线不透明的区域和透明的区域交替组成的规则周期性结构;
一相对于扫描射柬移动物体的设施,以获得物体的完整投影;
一位于物体后的空间过滤器,所述空间过滤器具有与准直器互补的规则周期结构,使得与准直器的对穿透性放射线透明区域相应的空间过滤器的区域是对穿透性放射线不透明的,与准直器的对穿透性放射线不透明区域相应的空间过滤器的区域是对穿透性放射线透明的,空间过滤器的不透明区域设置的阻挡不偏转地通过物体的扫描射束,空间过滤器的透明区域设置的透过物体以小角度偏转的扫描射束部分;
一坐标敏感检测器,设置的检测通过空间过滤器的放射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准直器包括对穿透性放射线不透明的板,其中形成透明通道,透明通道的轴线在放射线源的焦点处会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空间过滤器包括一透明板,不透明的区域包括设置在透明板中的不透明的材料的杆形区域,以阻挡从准直器透明通道来的穿透性放射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准直器包括一组板,在板之间具有间隙,形成狭缝系统,狭缝是准直器的透明区域,狭缝形成扇形的射柬,所述射束是在穿过放射线源的焦点的平面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准直器中的透明区域是狭缝形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准直器包括一组抛光板,它们彼此接触地叠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一个或多个板具有在抛光表面上的未抛光的部分。
8.一种小角度定位象装置,包括:
一穿透性放射线源,形成作为多个落到被分析物体上的单独射束的入射放射线通量;
多个位于物体后的平行板;
多个位于所述板之间形成的狭缝中的检测器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与从检测器元件接受的数据相耦合的处理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多个板具有将到达检测器元件的放射线限制为在物体中以小角度散射的放射线的方向和尺寸。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每个检测器元件小于射束之一在含有检测器元件的平面上的投影的一半。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对每个单独的射束,多个检测器元件包括:
第一检测器元件,在射束未偏转的通路中;
第二检测器元件,在物体中以小角度偏转的射束的通路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对每个单独的射束,所述多个板具有将射束到达第二检测器元件的放射线限制为在物体中以小角度散射的放射线的方向和尺寸。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处理系统,其中处理系统被耦合的从检测器元件接受数据,处理系统从第一检测器元件接受的数据确定射束的吸收分布,并从第二检测器元件接受的数据确定射束的小角度散射分布。
15.一种确定物体组成和内部结构的装置,包括:
一穿透性放射线源;
一准直系统,它成形从所述源来的放射线通量,并使放射线指向物体;
一扫描系统,相对于所述源移动物体;
一第一检测器系统,测量通过物体传播的未偏转的放射线,并鉴别所述物体的吸收因子分布;
一第二检测器系统,测量物体中以小角度散射的放射线,并鉴别多个所述物体的散射曲线。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准直系统包括:
一第一准直器组,从源形成第一组放射线射束,所述第一组射束指向第一检测器系统;
一第二准直器组,从源形成第二组放射线射束,所述第二组射束指向第二检测器系统。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在第一组中的各射束是从所述源来的平的扇形放射线射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匡塔威神公司,未经匡塔威神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80005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特异性结合检测法
- 下一篇:马式体-奥式体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