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收无线电波的板材无效
申请号: | 98800357.0 | 申请日: | 199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26C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25 |
发明(设计)人: | 角俊雄;御园生雅郎;吉田治信;富樫元康;兵头贤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日本板硝子技术研究株式会社;八木天线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竹中工务店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增勇,叶恺东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 无线电波 板材 | ||
1.一种无线电波吸收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个平行放置彼此隔开预定距离的绝缘衬底,在它们每一个的至少一侧上形成连续的导电薄膜,和
至少一个放置在这些绝缘衬底中间并与之平行的绝缘衬底,在其一个表面上形成布置成带状或阵列式的导电薄膜。
2.按照权利要求1的无线电波吸收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导电薄膜的表面电阻率在1Ω/□至3000Ω/□的范围内,以及当每一个布置成带状的导电薄膜的宽度和表面电阻率分别记为Hcm和RBMΩ/□,而在其上形成带状的导电薄膜的绝缘衬底的绝缘电阻记为RDcmΩ时,则H,RBM和RD具有下列数值:
1cm≤H≤50cm
1Ω/□≤RBM≤40Ω/□
RD≥30,000cmΩ。
3.按照权利要求1的无线电波吸收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导电薄膜的表面电阻率在1Ω/□至3000Ω/□的范围内,以及当每一个布置成阵列式的导电薄膜的宽度、长度和表面电阻率分别记为Hcm,Vcm和RBMΩ/□,而在其上形成阵列状的导电薄膜的绝缘衬底的绝缘电阻记为RDcmΩ时,则H,V,RBM和RD具有下列数值:
1cm≤H≤50cm
1cm≤V≤50cm
1Ω/□≤RBM≤40Ω/□
RD≥30,000cmΩ。
4.按照权利要求1的无线电波吸收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衬底中的一个的表面上形成的连续导电薄膜的表面电阻率在1Ω/□到30Ω/□的范围内,而所述绝缘衬底中的另一个的表面上形成的连续导电薄膜的表面电阻率在50Ω/□到3000Ω/□的范围内,以及当每一个布置成带状的导电薄膜的宽度和表面电阻率分别记为Hcm和RBMΩ/□,而在其上形成带状导电薄膜的绝缘衬底的绝缘电阻记为RDcmΩ时,则H,RBM和RD具有下列数值:
1cm≤H≤50cm
1Ω/□≤RBM≤40Ω/□
RD≥30,000cmΩ。
5.按照权利要求1的无线电波吸收板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绝缘衬底中的一个的表面上形成的连续导电薄膜的表面电阻率在1Ω/□至30Ω/□的范围内,而在所述绝缘衬底中的另一个的表面上形成的连续导电薄膜的表面电阻率在50Ω/□至3000Ω/□的范围内,以及当每一个布置成阵列状的导电薄膜的宽度、长度和表面电阻率分别记为Hcm,Vcm和RBMΩ/□,而在其上形成阵列状的导电薄膜的绝缘衬底的绝缘电阻记为RDcmΩ时,则H,V,RBM和RD具有下列数值:
1cm≤H≤50cm
1cm≤V≤50cm
1Ω/□≤RBM≤40Ω/□
RD≥30,000cmΩ。
6.按照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的无线电波吸收板材,其特征在于:用透明平板玻璃作为绝缘衬底,而所述带状或阵列式导电薄膜是主要包括SnO2和In2O3的透明导电薄膜或者主要包括Ag,Au,Cu或Al的金属薄膜。
7.按照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的无线电波吸收板材,其特征在于:将干燥空气密封在所述至少两块绝缘衬底和所述至少一个其表面上形成带状或阵列式导电薄膜的绝缘衬底之间的空间内。
8.按照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的无线电波吸收板材,其特征在于:把树脂密封在所述至少两个绝缘衬底和所述其表面上形成布置成带状或阵列式的导电薄膜的绝缘衬底之间的空间,以形成叠层玻璃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日本板硝子技术研究株式会社;八木天线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竹中工务店,未经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日本板硝子技术研究株式会社;八木天线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竹中工务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80035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速器的增力操作装置
- 下一篇:软处理织物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