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料材料等的成形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8801007.0 | 申请日: | 199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234761A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10 |
发明(设计)人: | 师桥洋;新宫宽治;小岛宽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师桥洋 |
主分类号: | B29B7/38 | 分类号: | B29B7/3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隗永良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材料 成形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塑料材料等的成形方法,将塑料材料或者塑料材料和非塑料材料混合而成的材料供给到机筒内,在该机筒内熔融混炼而成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筒内于无氧状态下熔融混合所述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材料等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料斗介由阀、连接管及机筒开口部将所述材料供给到机筒内,同时,在所述阀到所述机筒的途中对所述材料进行脱气,并且在所述机筒内的开口部位附近,以与所述阀到机筒的途中脱气的吸引压力相同或更强的吸引压力,进一步对所述材料进行脱气,从而将所述材料设定为无氧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材料等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机筒内的该机筒开口部附近的材料的松装比重比所述途中的材料的松装比重大,同时,使机筒内部的热逆流到机筒开口部附近,从机筒开口部附近直接地熔融材料。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塑料材料等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把机筒内的材料拉向机筒内的该机筒开口部附近底周壁面,赋予由螺杆从机筒开口部附近送到机筒前部的材料阻力而使发热,从机筒开口部附近直接地使材料熔融开始。
5、如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塑料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从所述阀到机筒内的途中的吸引压力和所述机筒内的吸引压力设为途中:400mmHg~700mmHg,机筒500mmHg~760mmHg。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材料等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密闭所述料斗,同时从密闭的多个子料斗交替向所述料斗供给材料。
7、如权利要求1~5或6所述的塑料材料等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整流状态将熔融的所述材料从所述螺杆前端部送到所述机筒前端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塑料材料等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熔融的材料从螺杆前端部送到机筒前端部时,使施加在所述材料的剪切力缓和。
9、如权利要求1~7或8所述的塑料材料等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材料为90%~20重量%的塑料材料和10%~80重量%的非塑料材料的混合物。
10、如权利要求1~8或9所述的塑料材料等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料斗将粒料状或者粉状的塑料材料和粉状的非塑料材料向机筒内供给。
11、一种塑料材料等的成形装置,该成形装置具有料斗、和该料斗连接的密闭用阀、设在该密闭用阀和机筒开口部间的连接管、设在该连接管上的第一吸气孔、插在所述机筒内部的螺杆、设在所述机筒内周壁的开口部附近的第二吸气孔,其特征在于,机筒的长度和螺杆的长度比为1∶0.98~0.75,在机筒前端部形成空间部。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塑料材料等的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料斗的上部,介由各个密闭用阀而连接多个子料斗。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塑料材料等的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螺旋将的前端部的角度设定在120度~30度。
14、如权利要求11、12或13所述的塑料材料等的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第二吸气孔设置在机筒内周壁的开口部60度~120度范围整体内,或机筒内周壁的开口部60度~120度范围内的任一处或多处。15、如权利要求11~13或14所述的塑料材料等的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的第二吸气孔的驱动部侧,螺杆根部插设的套筒外周上配置空气流入用密封部件,在密封部件和螺杆根部之间形成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师桥洋,未经师桥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80100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