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被覆层的光纤维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98801914.0 | 申请日: | 1998-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08C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27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厚;赤坂伸宏;松田裕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3C25/10 | 分类号: | C03C25/10;G02B6/4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宏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被覆 纤维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双层光固化性树脂层被覆的光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远距离传输用的光纤维,从降低传输损失的观点来看,使用石英类玻璃纤维,为了保持传输特性和强度特性,使用这样一种带有被覆层的光纤维,它是在玻璃纤维的表面上设置由比较软质的树脂构成的第一被覆和由比较硬质的树脂构成的第二被覆而形成。
过去,一直使用这样一种带有被覆层的光纤维,它是在把光纤维母材拉丝成玻璃纤维的同时,涂布第一被覆树脂并使其固化,形成第一被覆,接着,在第一被覆的外周涂布第二被覆树脂并使其固化,形成第二被覆。然而,近年来,从提高生产率的观点来看,目前正在研究将第一被覆树脂和第二被覆树脂同时涂布到玻璃纤维的外周,接着使这些树脂固化的方法。但是,一旦采用这种整体被覆方法,则由于紫外线照射用光源的功率有限,存在着难以使第一被覆树脂层充分固化,反而使制造速度变慢的问题。
为了避免这种问题,例如,在上述那样的整体被覆方法中,曾提出相对减少第二被覆树脂中添加的光聚合引发剂(特开平7-168069号公报)、或者提出使第一被覆树脂与第二被覆树脂的固化波长区域错开来使2层树脂层固化的方法(特开平1-276105号公报)。
但是,上述的现有方法中的前一个方法中,一旦为了使第一被覆树脂固化而减少第二被覆树脂中添加的光聚合引发剂,则第二被覆的固化速度降低,其结果,存在着生产性降低的问题。在后一个方法中,难以获得明确区分2个固化波长区域的树脂,遗留有使2层树脂层高效地固化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带有被覆层的光纤维及其制造方法,该带有被覆层的光纤维既不需要相对减少第二被覆树脂中添加的光聚合引发剂,也不需要错开第一被覆树脂与第二被覆树脂的固化波长区域,可以使第二被覆树脂层与第一被覆树脂层同时且高效率地光固化,达到高水准的固化度。
发明的公开
本发明的带有被覆层的光纤维是这样一种纤维,它具有由石英类玻璃芯丝和金属包层构成的玻璃纤维,以及使涂布在上述玻璃纤维外周的第一被覆树脂层(内层被覆树脂)和第二被覆树脂层(外层被覆树脂)光固化而形成的第一被覆(内层被覆)和第二被覆(外层被覆),其特征在于,固化前的上述第二被覆树脂层相对于波长范围310~340nm的光的吸光度As的最大值As(max)为0.5以下,且固化前的上述第一被覆树脂层相对于上述波长范围的光的吸光度Ap大于上述吸光度As。
本发明者们发现,对于在玻璃纤维的外周设置第一被覆和第二被覆的光纤维而言,为了使第二被覆树脂层和第一被覆树脂层同时且高效率地固化、达到高水准的固化度,必须满足上述关系。
即,过去,在使上述的2层树脂层固化的阶段中,一旦提高制造速度,则可以使第二被覆树脂固化,而第一被覆树脂中容易出现未固化的状态。本发明者们认为,这是由于在紫外线入射到光固化性树脂中的场合下,供给使靠近表面的树脂固化的充足的能量,但进入到树脂中的紫外线衰减,不能提供使内部的光固化性树脂固化的充足的能量。一旦第一被覆部分发生未固化状态,则玻璃纤维与第一被覆之间的界面变得不稳定,因此传输特性改变,或者容易引起树脂的化学特性发生变化,成为作为传输介质的可靠性降低的原因。
本发明中,第一要件是将这样一种光固化性树脂层用作第二被覆树脂层,其相对于波长范围310~340nm的光的吸光度As的最大值As(max)为0.5以下。由于第二被覆树脂层的吸光度As的最大值As(max)在0.5以下那样小,用于固化所照射的紫外线在第二被覆树脂内没有因吸收而受到衰减,还供给足以使第一被覆树脂固化的能量。
本发明中,第二要件是,将第一被覆树脂层相对于上述波长范围的光的吸光度Ap设定为大于第二被覆树脂层的吸光度As,优选地,其差值大于0.3以上。由于第一被覆树脂层的吸光度Ap比第二被覆树脂层的吸光度As高,即使第二被覆树脂使紫外线衰减,入射到第一被覆树脂中的紫外线被有效地利用,因此,充分地促进第一被覆树脂的固化。
本发明的带有被覆层的光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几个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8019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包装
- 下一篇:铁道车辆的横向振摆减震用的减震器及减震方法